第191章


    赵霁:“不用跪, 都起。此番我独自南下,除了听闻南方出现饥民,更是想在南方另募新兵。”


    跪着的三个人似有预感,心脏狂跳。


    赵霁:“今, 特命宋江和方腊, 自此处募兵, 组成清塞,净塞两军,所募之兵有无限制、有何限制皆由你二人定夺,且无论之前是何身份立刻入籍享有正规军制待遇,其家属享有同等优抚。”


    被点名的宋江和方腊都浑身一震。


    赵霁道:“此事从速从急。”


    宋江抿着因激动而颤抖的嘴唇:“这……为何……是我俩……”他居官场,自是清楚这两军之首到底是何官职。从天而降个将军落到他身上, 他何止连升三级,他这是坐火箭一口气直接快升到顶了。


    赵霁在出发之际就想好了怎么自圆其说。


    “辽夺走我燕云十六州已成所有大宋子民心头之恨。前几日,我收到来自辽腹地女真族贵族的书信,他们要在辽内部掀起内乱,反叛辽庭。书信是许诺若宋出兵相助,他们夺权之后,必定归还我大宋国土。”


    “只是, 兵贵神速, 此事秘成。但我大宋凡募兵皆要脸上琼字,太过招摇, 又调动太慢。给你二人一月之期, 募兵足数立即开拔。”


    方腊和宋江都是年轻人,一腔热血没被生活给磨凉,赵霁的饼画得是又大又香。于是乎两个人几乎是立刻在自己脑海里把事情给合理化了,然后火速接旨。


    赵霁顺势一人手里塞了两张纸。


    “宋江, 你募兵尽量找全名单上的人。其中已然是各出官员的几人(张清,林冲,董平,花荣他们),我的调令此时应该已经发到他们手上,他们应该也出发正在来时的路上。”说完,赵霁格外指了指其中一张名单最上方的吴用:“这老头儿比较阴险,你最好先找他,他应该能帮你快速把人凑起来。”


    然后对方腊道:“你这名单上,是不是有熟人?”


    方腊:“圣人英明!确实有我几个兄弟的名字。”


    赵霁换了个不同的方向叮嘱:“你不用非要把人凑齐,但是画红线的人务必出发之前找齐。这些人都会非常对你脾性,与你也大有助益。”嗯……虽然但是,庞万春,石宝。这都是一个人干掉梁山好几个人的猛将来着。


    最后才到:“我等得,女真那边可未必等得了咱们。战机稍纵即逝,你们一定要快速,不要贻误战机。虽说有一月之期,但若是那边女真起兵的消息传出,无论你二人募兵到何种程度,募到多少兵马,都必须立刻出发。另外,保护自己性命为主。辽此次主力必定都会围剿女真。你二人此番,除了夺回燕云十六州,若是多啃下辽的土地,那你们谁啃下那城池,那城池日后便归哪军所有。日后封赏除了战功,还有土地。”


    二人心如擂鼓。这……这如此丰厚的封赏和泼天富贵!!!


    金大坚就在手边。


    赵霁用得更顺手。


    直接就把军旗虎符信物军章都给两个人一口气配齐了。


    金大坚做的时候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后面的心如死灰。


    全家抄斩和抄九族之间或许有微妙的不同,但是抄九族和抄九族十遍就没什么不一样了。后面再一想,他这不是圣上下旨的造假,那还能是造假吗?他做的,那就是真的。


    有了这个念想之后,金大坚干活反而干出积极性来了。


    一辈子仿制造假的人,下定决心要造个天下造假人,无论如何都仿不出来的真虎符。自己淋了雨,就要一口气把其他人的伞都撕碎。


    当天傍晚,赵霁的人和赵霁的圣旨,以及圣人的募兵令是同一时间出现的。


    郡守跑了一天都没见到传说中从汴梁而来的天使。


    无功而返,一到家刚坐下喝口茶。骤然听到这个消息。


    天塌了。


    这——完了完了。


    他怕是要活不成了。


    圣上也未免有些……过于找死了。


    前脚绞了此地所有富商和地主囤积的粮食,后脚还要在此地立刻募兵?摆明了又要抢他们的钱又要抢他们的人,要把他们往绝路上逼。


    地主和佃户几乎是百分百依存关系。没有地主首肯,佃户怎么可能敢响应募兵。甚至可能募兵的消息都会被人死死瞒住。


    这些人被啃走少许利益可能都少不得要闹上一闹。


    圣上这般,就是要挖他们的肉剔他们的骨,还要剁了骨头煲汤!


    而做出这些举动的圣上,竟然明晃晃地就在此地?


    郡守连滚带爬就跑出门去面圣,顺手就把自己能调的兵都带上了。生怕自己万一晚上一步,圣上就被那些狗急跳墙的富商和地主买通无论高手干掉。


    郡守带人赶到的时候,赵霁落脚的宅子府门打开。


    一群白衣的人面无表情地提着水桶往地上泼。


    青石板上一片殷红,人还没靠近,血腥味就直冲脑门。


    待郡守胆战心惊走近,更是眼前一黑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


    眼前,整片地上的血由红色转成了深黑色。


    这……这得是死了多少人啊?


    不光郡守震惊,赵霁也震惊。


    他准备整这波大的准备很久了。不光借了天尊的势力,暗地找人联系了洪七,拜托已经在丐帮有了巨大话语权的洪七调来几个长老。最后加上两个宗师,才敢这么光明正大出现。


    准备这么充足的情况下,大批量的暗杀确实如预料之中出现了。


    但是……怎么说呢……


    这些人也未免太菜了。


    出现的人甚至没几个能从天尊这群白衣服的侍从手底下走过几招。


    赵霁风里来雨里去。


    见识过了欧阳锋欧阳克,原随云宫九。身边不是大佬就是掌门,要不就是武林前三,要不就是天下第一。本人自待在狂风骤雨的环境中,以为离开汴梁外面全都是更大的风雨。从没有想过,离开了汴梁,外面竟然是个大晴天???


    原来宗师多如狗,高手遍地走的情况才是不正常的啊??


    很快,赵霁就在这种震惊中再次自洽了。


    这世界哪来这么多风霜。


    不过是因为‘风霜’围着主角团出现,而他赵霁身边有一群‘主角’而已。


    赵霁就那么府门打开。


    外面派的人来一个死一个,来四个死一堆。


    到后面,也没人再来了。


    郡守就是在这个空档过来求见。


    赵霁看到已经吓地没有一丝血色的老头,良心上实在有点过意不去,安慰了他两句。


    突然后院喧闹起来。


    一整夜闭目养神一动不动的林朝英突然动了一下。


    赵霁心思敏锐。


    心知闹出动静的人应该不简单。


    就和林朝英一起往后院走。


    就看天尊的白衣服和丐帮的破烂麻布衣包围中,负手而立的黄药师。


    赵霁:????


    “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黄药师脸色也不是很好看,冷着脸,最终憋出一句:“这人是西域青海派长老。”


    赵霁顺着黄药师的剑尖,看到了那个被黄药师一剑刺死的人。


    跟着来的郡守手下一个人轻轻嘶了一声。


    赵霁和黄药师同时朝他看去。


    那人哆嗦了一下:“小人认识此人,此人是漕帮一个管事。”


    赵霁脑子不笨,看黄药师追着对方砍猜到他当初拒官而逃,可能就是为了五毒真人和西域青海帮,也就是西域魔教的事直接追问郡守身边那小吏:“你知不知道漕帮其他有人来自西域?”


    那人:“小的听说……好像他们高层大部分都是来自西域什么……青海帮。”


    赵霁的心情一下子比黄药师都复杂。


    此次募兵,两大阻碍。


    第一,在佃户。


    如果那些地主一开始就所有人结合到一起冲击此处,如果形成巨大声势,又有魄力趁着饥荒扇动灾民,加上放手一搏拥兵造反的勇气。赵霁说不准还要头疼上好一阵。但是这些人一开始就没有结成统一联盟,只是一门心思派自家自以为功夫还不错的‘死士’,过来送了一波又一波。


    赵霁准备的人手,三个时辰内,已经把那群人杀到了胆寒。


    第二,在漕帮。


    哦,一个被黄药师盯上要干掉全部人的漕帮,现在已不足为惧。


    ……


    在已经计划好了解题思路12345个备选方案的时候,还没解题,题自己就给自己解了?


    赵霁一言不发,只是无情地征调了郡守身边对此地比较了解的官员,让他们带路,趁着夜色把勾结起来中饱私囊屯粮的那些富商和地主的话事人都给绑了过来。


    之后,好好睡了一觉。


    天一亮,便让郡守布置好场地,搭了个大台子,公开在全城百姓注视下把抓的这些人审了一个遍。


    日常有没有鱼肉百姓横行乡里,中饱私囊。


    手上有没有人命,平日有没有借势欺压百姓。


    立审立判。


    恶贯满盈坏事做一堆的当场就砍。


    砍完,还要拉住过来求情的地主家里人,不顾他即将昏厥的脸色,告知他们要配合募兵,如果他们的佃户里,没有一个响应募招,赵霁就要去找他们茬。


    第192章


    少年宋江非常听话。捧着赵霁给的具体到地区户亩的名单, 当夜就快马疾驰找到了吴用。


    吴用也确实阴谋诡计的心眼点满。看过宋江的印信,又看宋江身后带的府兵,立刻就信了这事儿八成。一凡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很快给宋江点出了他的第一个‘计谋’。


    “圣人所给的名单其中必定另有乾坤。别的不说, 将军您手中这圣人所赐名单之上的人, 便有许多是吴某久闻大名的英雄。想来在我军开拔之前, 这份名单上的人能凑越多,我军的胜算便越大。”


    宋江:“我在路上也思索过这个问题了。但是这名单上的人分散太广,我们的时间不多,最多十五日,最少便更不可估量。这上面的软家兄弟甚至不在这附近,快马奔程也有些难, 更何况陛下这名单上竟有些已经落草为寇的人,想来说服他们相信都是难事,更遑论让他们能够立刻加入。”


    吴用抿着嘴,老头很阴险很反派地笑了一下。“其实圣人是看重将军的,形式绝对于将军有利。”


    宋江:“哦?怎么说?”


    吴用:“对比将军手里的两份名单,将军手里的名单其中虽然有悍匪,但其中原本就是朝廷的英雄便有25人。这些人按照圣人说法, 已经从各地接到召令寻将军而来。”


    宋江:“正是。”


    吴用:“某大概看了下, 能辨认出来的,落草英雄大概是十几人。我正巧识得其中的时迁兄弟, 绿林中人之间应互相都有些交情。待行动时, 可以先找到时迁兄弟,要他归军之后,自然能够劝说其他。”


    宋江见吴用手握名单之后,能够这么快速又有条理地把名单上的人排出最右募招方法, 更是隔空惊叹于赵霁的神奇。吴用厉害,但是提点他宋江第一步过来找吴用的圣人更是显得深不可测。“好的。”


    吴用:“张顺张青等人按照名单介绍,自是有些小生意。依附于官家做事讨生计,大概都不难说服。孔明孔亮则是有家宅土地。陛下所说我们出兵攻下土地良田我们皆可分。这嘉奖于他们来说也算是种不小的吸引。”


    宋江连连点头:“不错不错。那接下来我们是否向北?”圣人给的名单上,此地北处的人偏多些。


    “不。”吴用的手慢条斯理地捋着胡须,抬手扬了扬赵霁给方腊的那个名单:“咱们往南。”


    宋江:……嗯??????


    ————————————


    时间不够了,本质上,是宋江和方腊在规定时间内,用自己最大努力把人尽可能全地搜罗来的行动。


    其实,赵霁给宋江梁山名单的同时又给了宋江方腊军的名字。暗暗包含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他给方腊的名单旁边,也有梁山的名单。


    赵霁对吴用的用兵调度,指挥大型战役的能力存疑,但是对这人收集名将的能力非常肯定。原著中,梁山上一半人说白了都是给吴用坑上梁山的。只要是个有才华的人才,就‘见其是条好汉,算上梁山’。吴用在山上当着土匪都能用那些手段把身家清白未来前途无量的官兵骗过去。


    现如今朝堂吏治清明,南方虽有饥荒,但还只是个苗头就立刻遭灾城池大面积施粥赈灾止住了沸腾民怨。原本梁山上的那些人现在有的安安稳稳当着自己的地主,有的做着自家营生。总之都还有活路,若是有机会,自然人人向往建功立业。宋江这边,师出有名的正义之师。要收起人来更不难。


    而且几乎每个人赵霁给的名单都精细到了哪个人在哪个府郡,哪个山上,或是干什么营生。


    时间有线的情况下,难凑起人来的,一开始就只有方腊军。


    原著中,方腊起义的时候,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了。


    地方官员横征暴敛,地方人群民不聊生。一个人四面八方都是死路,无论如何都活不下去了,才会琢磨造反。


    而如今,虽有灾荒,可赵霁几个折子送往汴梁。


    雪花一般的赈灾物资送来灾区。


    流民都能活下去了,拼死一搏的尽头压根就没产生过。


    何况赵霁从登基以来勤勉认真。吏治环境都并不算糟糕。方腊他们都尚且没有被逼到过不下去,要造反的程度,那出现传说中假拖“得天符牒”。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四方闻风响应’的局面更难。而且赵霁已经尽力了,给方腊的名单上他能够知道的将领都拼命回忆起大致发迹地区。可更多的人都是方腊旗子立起之后投奔的。


    对于这些‘投奔’的人,赵霁确实是没招。只能大致画几个方腊起义的时候响应积极的地方。


    ……


    这不巧了。


    吴用他们所在地方往南只需要翻过一个山头,便婺州。方腊名单上,朱言、吴邦便是出身此地。


    在吴用把他所有想法和下一步计划向宋江陈明之后,宋江还是有些犹豫。


    原因无他,宋江要脸。


    他虽然和方腊在碰到赵霁之前完全陌生,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见面,熟识,哪怕共事之后。冥冥之中,他对着方腊也总会产生类似忌惮和提防的情绪。可毕竟是圣人当着面一人一份交到手里的。


    圣上的名单一人一份。


    他募兵第一步就是奔着对方名单上的人而去,去挖墙脚。


    这……


    听来实在有些下作,不是英雄所为。


    所以吴用对着他说明,他们第一步就是往南去,挖方腊的墙角之后,宋江实在有些抹不开面子。


    吴用毕竟年长,很容易看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到底在想些什么。:“无论是这份名单,还是圣人下达的辅助对方保全自身的指令,都不难看出,圣人并不是要我们临时凑起来的杂牌军挥师北上,占领辽庭获得胜利的,也并没有指望只我们两路人马就能够趁此机会彻底灭辽。”


    这种人数和规模。能做到的只有吸引辽军火力的游击。


    这种小规模的战事,单兵的作战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又已知。


    赵霁给的两张名单上这些人默认都是某些方面十分有天赋的人才。


    那这些人才,自然多多益善。


    第193章


    吴用虽然计谋阴险, 但老头儿本人确实很好用。


    最起码,赵霁把两份名单给他们的时候,赵霁的内心就是这么打算的。


    若说他南下之时只是‘时间紧迫’,在宋江最后审案收尾的时候, 赵霁再次收到的密信直接就说明迫在眉睫。


    赵霁收到密信的一日之前, 完颜阿骨打已经拿下宁江, 派自己亲族子弟往东北求援。


    辽的探子也回报,天祚帝大怒之下,派出十万精兵前去讨伐。


    当然,这个‘十万’赵霁也知道就是个胡说八道吹牛用的‘号称’。实际人数应该只在七千到八千最右。


    但,这些都不重要。


    一旦金兵和辽碰到会战,这金和辽之间的第一次正面战就算是正式开打。


    赵霁心中最后的时间底线也在这里。为了这一天, 他提前部署很多。


    一方面,汴京朝廷,内阁的几个大臣在赵霁的圣旨支持之下,主战派在朝廷辩论上取得优势。以寄纲为首的大臣们自觉排兵,已然调动了军队往北而去。


    另外一方面,身处南方的赵霁此时急迫需要方腊和宋江用最快的速度尽可能收编队伍,直接北上。


    朝廷的军队是主战场, 宋江和方腊的两方队伍却是赵霁手里的“核武”。赵霁要让完颜阿骨打亲眼看看上天入地人均高手的“宋兵”。如果没有意外, 按照原本的时间发生,辽那边派出的军队会和金兵在出河店交战, 然后大败。金兵火速手下出河店以南的宁江。然后迅速扩大以宁江为线的所有北方土地。接着招募辽境内的其他女真部落的人。在当年就立刻再度拿下黄龙。


    面对这等失败, 辽天祚帝会大为震怒,再次派兵出征,实际十万但是号称七十万。但是双方在达鲁古城还没交手就辽内部就政局不稳,内部发生叛乱。天祚帝急召军队回去援护, 完颜阿骨打借机追着这个撤军部队砍,大败辽军。此时辽强国形象破灭,渤海高永昌在辽阳拥兵在东京附近称帝。


    以上,这些是赵霁和孙笧两个人努力回忆了半天,能够筛选出来的有效关键信息。


    那么。


    显而易见,宋这边,出兵的关键节点就是两个。


    第一个关键节点在出河店。


    此时完颜阿骨打第一次大胜,信心空前强大,梁山和方腊两支空降部队足够给他膨胀的信心开点震撼。且赵霁本意保人为主,小范围战斗才能让派去孤军救援的两支人马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


    第二个关键节点在辽阳。


    一个国家机器只要阶级固化,那随着时间增加,固化只会加深不会减少。宋辽对峙这么多年,不止宋内部积弊多,辽内部也是。只不过一切不和谐的声音在铁血统治之下都是悄无声息但暗潮汹涌的。


    辽必大败。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在赵霁的计划里,宋方两方人练手磨合,以战代练,等待高昌勇正式反叛,趁这个多方势力纠缠的空档,宋方两个人配合早已压境的宋军,顺势能够里应外合自己吞下辽阳这块土地。


    是以,不管吴用的出发点是什么,但是他最起码做到了赵霁要求中的‘快’。


    当赵霁收到内部消息,天祚帝派出精兵已经大军出发的那日。立刻给了宋江和方腊两人解树募召立刻原地集结然后两军开拔的命令。


    此时,方腊和宋江竟是神奇地把两方的名单都找全了。


    只不过,宋江挖了方腊的人,方腊也撬了宋江的墙角。


    两边或有摩擦,到总体感情不错。待两方相会之后,互相交谈,觉得对脾气的就又互相留了名号,直接约起了这场仗打完就去喝酒。


    场面倒是非常和谐。


    两队人都有赵霁亲批的通关文书,赵霁用黄药师灭了大部分西域邪教顺势收归国有的漕运所有船只运兵,走水路,到达辽东之后,过显州,转陆路手持完颜阿骨打手书带精兵直达完颜阿骨打此时驻军的宁江城。


    人送到之后船不撤,就守在离岸不远处的水里,找浅水区抛锚之后,张顺阮小二等擅水战的一应兄弟留守在船上等待随时接应。


    完颜阿骨打前脚刚派了自己族中弟子去招揽北方女真部落人手。后脚就听到手下来报,说城下有援军手持信件来了。


    信件?


    完颜阿骨打顾不上刚脱下来的盔甲,一个翻身爬起来就往外跑。冲上城墙向下看,就见乌泱泱一大群人出现在城墙下。


    乍一看,只感觉这些人衣服也不统一,盔甲也杂乱,有骑马的有步行的。


    都乱成这个样子了,其中竟然还有隐隐分成两拨的架势。


    完颜阿骨打:“这……他……他们是何人?”


    城下宋江和方腊之中有不少目力极强的人。一下就看到城头上晃荡的人。


    底下的人互相看了看:“要喊开城门吗?”


    一帮人各有本事,初上战场面对城墙上一排排对准他们的弓箭到并不畏惧。就是几个脾气急的已经开始骂娘了。


    “快开门,爷爷跑了这么远的路来帮你们,还不快开城门让爷爷进去!!!”


    完颜阿骨打听着城楼下乱糟糟的声音,转头问身边亲兵:“他们……果真是宋派来的援军?”


    被问到的亲兵呐呐应是:“是的。您的信件是这位时先生送上来的。”


    完颜阿骨打顺着亲兵的手指,看到了城墙顶上盘着的时迁,大惊“你是怎么上去的!!?”


    那处是个极高的角楼,没有着力点和落脚点,这人是怎么上去的!?


    时迁一个翻身,轻巧地从那顶上一跃而下,说话的态度里带着点混不吝的味道,无所谓道:“就这么上来的呗。话又说回来,求援的信也是将军写的。我们圣人惜才,不忍将军独自面对天祚帝派出的那十万大军,特令我们千里驰援。我们人都来了,将军怎么还这么扭扭捏捏不放我们进城?”


    完颜阿骨打当初写信给赵霁,除了被压榨狠了,愤而起兵之后的后怕。还有就是听说宋有神器,得天火相助,几乎不折一兵一卒而大获全胜。之后,想探听一下那秘宝。


    他也想过宋廷会派人来,但……也应该是在另外一座城内啊?国与国之间正常的社交礼仪和边界感不应该是先进驻附近城池遥遥打个招呼吗?


    一闭眼一睁眼对方带着人马就兵临城下了。……这到底是驰援还是下马威?还要进城?


    宋人……都这么没有边界感的吗?


    现在大战在即,完颜阿骨打真的不敢开城门把城下这千余人引进城来。谁知道这些宋人是不是真心相助?若是关键时刻辽军压境,宋人背后开了城门……


    那乐子可就大了。


    汉人总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宋人可不是他们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就算是相信他们会全心全意来帮他。但是也总要提防背后捅过来的刀子


    可——


    这些人打不得杀不得,也万万不敢放进来。


    他思来想去,决定用最正常的回应:“马上战事将起。要是贸然开城门,城里会混进探子。宋人相助,我们女真部落全体感激不尽,但是也请你们体谅,实在是不敢开门。”


    时迁拍拍手上的灰尘,记得他上来之前吴先生教过的说辞,大声叫嚷起来:“怎么?感谢只用嘴?不出几日辽军就要兵临城下,将军不开门,城下我们的兄弟们首当其冲就得在没有任何防护的空地硬抗辽军的进攻。这就是完颜将军的感谢?”


    完颜阿骨打打定主意不开城门,也不想放时迁在这边大声嚷嚷扰乱军心。虽说不敢直接杀了时迁,那把人抓住关起来就是了!冲着左右一使眼色,想要让身边人把时迁控制住。


    亲兵一起动手,早有防备的时迁就像是泥鳅一样,扁身一晃,身体轻飘飘地就避开两边伸出来的手。接着两个大跨步迈到城墙边,毫不犹豫地翻了过去。


    完颜阿骨瞳孔紧缩。


    先不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宋人是来帮他的。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让时迁就这么死了。


    可眼前这个宋人怎么就自己跳城寻死了?


    坏了!是宋人阴谋!他是故意寻死的!这个人死了,宋人就要以他为借口出兵伐金!完颜阿骨打那个瞬间在脑子里把他这辈子最阴暗的阴谋诡计都过了一遍。


    他震惊地扑到城边,就见城墙上,他以为跳下去必死无疑的时迁不止没死,还像是个跳蚤一样,在垂直几乎九十度的城墙上,寻了几个落脚点,轻轻巧巧落下,之后,几个减速。最后平稳落地。


    几十米的城墙,时迁来去自由,如履平地。


    “他……”完颜阿骨打目瞪口呆。


    身边的亲兵补充道:“我们也没开城门这人就是这么上来的。”


    完颜阿骨打大惊失色:“他这么上来的???”城墙!!!!????


    随着他的问话。


    就听砰砰砰的破风声。


    张清,投石头。


    花荣拉满弓铉。


    方腊手下庞万春也满弓。


    三个破风声带着三根长长的麻绳,狠狠钉入了城墙之中。


    紧接着。


    嗖嗖嗖嗖嗖声音不断。


    一时间,十几条麻绳都在完颜阿骨打的眼皮子底下钉进了他手边的城墙之下。


    一个老头,中气十足地在底下喊道:“我等身负皇恩,救援将军心切。将军若是不开城门,也无妨。我们这边,自行想办法进城也可,”


    接着不给完颜阿骨打任何反应时间,时迁和戴宗加上方腊和梁山轻功好的一批人纷纷出列,徒手爬墙。


    几个呼吸之间,十几个人就已经不靠云梯,不靠任何外物,生生用双手双脚踏上了城墙。


    在女真士兵惊悚得看怪物似的目光中,轻功还可以的人出马,借力,攀着张清花荣他们钉进城墙中的麻绳,也爬了上来。


    完颜阿骨打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世界观在几息之间轰然崩塌。


    这……


    这么高的城墙……


    这……


    他们还是人吗??????


    为什么如此高耸的城墙这些宋人看起来这么轻松?


    此时此刻,完颜阿骨打的脑回路和过去亲眼看着自家皇宫城墙被人逛菜市场似地猜来猜去的赵霁,完全同频了。


    “你们是怪物吗?”同样目瞪口呆的女真士兵控制不住喃喃自语。


    刚又爬回来的时迁碰巧听到这话,不忘谦虚谦虚:“哪里哪里,雕虫小技,我在梁山128个哥哥们中惭愧只排第126。”


    完颜阿骨打猛然疾步朝着城边望下去。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人。


    像时迁这么可怕的家伙……这城下……全是???


    第194章


    地贼星, 鼓上蚤——时迁。


    老哥在原梁山中只排107位是事实。如今吴用抢人计划之下,梁山带兵将领扩编到128人,他排名还是靠后,也是事实。


    这老哥就轻功超绝, 加入梁山之前是偷东西的, 加入梁山之后也是官陷阱机关。真刀真枪上战场也能砍赢几个人。但和其他以一当百的‘哥哥’们, 肯定是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他这随口一说,确是实话。


    但是带给完颜阿骨打的冲击却是巨大的。


    宋人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还是说他们一直都是如此?


    倘若一直都是如此的话,那压制着宋人这么多年的辽又算什么?


    完颜阿骨打的物理体系彻底崩溃。


    一时觉得宋人深不可测。


    一时又觉得辽肯定也是深不可测。


    这种‘深不可测’的战力在自己脑海中不停翻腾。


    终于止于他回想起,他起兵攻下宁江的时候,辽军的不堪一击。


    他是正常的,女真儿郎是正常的, 辽军是不堪一击的。真正不正常的只有眼前这些宋人!!!


    确定了这个之后,完颜阿骨打制止了应激马上就要拉满弓箭射出去的城墙守卫,然后对身边这些已经爬上来,快挤满了城头的宋人们,格外无力道:“可以了各位英雄。不要再往上爬了。我马上叫人开城门。”


    “将军早说呀。”后面爬上来的神行太保——戴宗摆摆手,探出头去:“军师!不用再上人了!马上开城门!”


    吴用一脸高深莫测,满意地点点头。


    他们来之前就想到肯定会被完颜阿骨打针对, 这城门很可能进不去。所以才想了这样的计策。


    实际上, 底下剩下的这些人都是轻功不怎么样,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可能上得去的人了。


    但是好在一开始的‘几十人同时爬墙’的场面足够震撼, 加上时迁那句无意识的实话。


    让完颜阿骨打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错觉。


    此后的很长和长的时间里, 完颜阿骨打都没有敢对宋生起任何恶念。


    90度,几十米的城墙,说爬就爬过来了。


    那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够阻挡宋人的脚步?


    方腊军和梁山军进城之后, 就分开了。


    完颜阿骨打直接给两军划出很大一块城内的空地。


    一开始两军训练磨合还是分开来的。


    但是方腊军里有投梁山脾气的。梁山军里有崇拜方腊人品的。


    一来二去,两方人马就混在一起训练,渐渐也默契起来。


    在这种磨合形成的默契之中,天祚帝派出的‘十万大军’也正式到达了。


    双方在‘出河店’大战。


    按照惯例首战是要将领阵前叫阵。


    宋江方腊出征之前,赵霁早早叮嘱过。这场仗不论阵势多大,女真必大获全胜。他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搅了这浑水,让完颜阿骨打坚定认为,这场女真必胜的战役之中,宋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辽军刚停稳开始叫阵。


    吱呀一声,城门落下来。


    关胜和卢俊义厉天闰三个人直接打马出城。


    这三人绝对算是此次两军中各种意义上的武力值顶尖的存在。


    第一轮叫阵,压根就没让完颜阿骨打那边出任何一人。


    想出城的都在城门口被林冲压着打。


    看城门口出来三个人,辽那边也是一愣一愣的。


    半天主将才找回声音,冷笑:“怎么?知道赢不了,找三个小白脸来送死?”


    他手底下有个人跃跃欲试:“主帅,我去砍了他们祭旗!”


    “好!”


    经过主帅同意,那人打马出列。


    骑过去超三个人喊道:“将军仁义,你们若是此时投降,可以给你们个痛快。”


    三个人抱着胳膊和看傻子似看着他。


    那人骂了个没趣,晃了一下手里的长枪就冲了过来。


    一招没过,就被厉天闰给一枪挑了一个对穿。


    气都没喘匀,人就没了。


    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辽军内部鸦雀无声。


    辽军主帅暴跳如雷:“废物!”


    这么轻易又荒唐甚至都没反抗地死了。辽军未战,士气就先低了三分。这叫他怎么打?


    好在,身边一个辽军主帅一直都知道实力的年轻将领立刻道:“我去!”


    主帅看了他一眼,知道这年轻人实力强悍,以一挡几十不成问题。就放心点点头,不忘嘱咐:“去取对方首籍回来!”


    然后就见年轻人骑马过去。


    被更加像小白脸的卢俊义一招之内取了首籍。


    辽军主帅被气到破防,第三个人甚至都不派了。直接叫人射箭。要把眼前这三个的命给留下。


    三人看辽军要不要脸,直接骑马回撤。


    面对着身后一阵阵暴雨一样的弓箭,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城里。


    完颜阿骨打眼见三人回来。


    本来就清澈了许多的眸子更加清澈了。


    宋人本来就应该是这么,变,态,这么可怕的。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第一战的叫阵,以碾压的架势赢了。


    而且一战成名,辽军自此不敢再叫阵。


    两军正式交战之后,主力换回了女真军。


    一鼓作气直接大败辽军。收编败军之后,立刻挥师南下。顺势收下黄龙和咸州。


    一般是女真在前边一边砍一边收编。


    宋江和方腊在女真军身后,一边救人一遍收编。收编来就丢到手下将领手上磨练。


图片    【星座小说】XinGzuoXs.COM【星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