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清穿福运大公主 > 130-135
    第131章


    所以皇帝也没有考核得太难,免得打击到女儿们。


    五阿哥也到了该进尚书房的年纪,不过皇太后觉得五阿哥年纪小,不大愿意他这么早来上学。


    但是皇帝见过五阿哥几次,发现这个儿子一直在皇太后身边长大,只会蒙语,其他一概不会。


    甚至皇太后并没有教导五阿哥识字什么的,五阿哥每天除了吃睡就是玩儿。


    皇帝实在看不过眼,怎么都想让五阿哥春节之后就进尚书房。


    皇太后却拦着,说五阿哥年纪小,过两年再进学也可以。


    皇帝又不好直接拒绝皇太后,这事就僵在此处了。


    最后还是太皇太后帮着周旋了一番,让五阿哥先上骑射课,好歹不能把这个落下。


    这样五阿哥又能跟其他兄弟姐妹接触一下,不至于太孤单,还能锻炼身体。


    皇太后难得固执了一回,回过神来还有点不好意思。多得太皇太后帮着说话,她退了一步,让五阿哥先来上骑射课了。


    其他弟弟妹妹要上课,于是云岚就陪着五阿哥来马厩选小马。


    五阿哥离开慈宁宫的次数并不多,就上回年前的时候跟着他们几个一起玩雪,彼此虽然见面不多,关系一下子就亲近了不少。


    他尤其喜欢云岚这个大姐姐,牵着她的手进了马厩,看着一排的小马都移不开眼了。


    五阿哥用蒙语说道:“姐姐,这里的马都好好看,我都能选吗?”


    云岚耐心用蒙语回答道:“对,马厩里的小马都是给咱们准备的,你喜欢哪一匹就选哪一匹。不过选了之后就不能后悔,小马也会一直陪着你长大。”


    五阿哥点了点小脑袋道:“姐姐放心,我会对小马很好的,像是皇玛嬷对我一样好。”


    云岚笑着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看着五阿哥在马厩里转了一圈,最后犹犹豫豫选了一匹深棕色的小马。


    这匹小马看着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有额头那里有一块不规则的白斑。


    云岚意外问道:“五弟弟这就选好了?”


    五阿哥倒是不纠结,转了一圈就选定了。


    闻言,五阿哥点点头道:“姐姐,就这匹小马了。我刚走过来,它就低头看我,眼睛特别漂亮。”


    深棕色的小马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五阿哥在夸它,又低下头来,马脑袋蹭了一下他。


    五阿哥人却太小了,被蹭了一下,还踉跄了两步才站稳,却挺高兴的,伸出小手摸了摸小马,回头问道:“姐姐,这就能把小马牵出来吗?”


    云岚点了一下头,守在门口的养马太监就赶紧过来帮忙牵马。


    她只需要牵着五阿哥出去就好了,养马太监把马鞍放好,抱着五阿哥上马。


    因为五阿哥实在太小了,腿也短,如今骑马实在够不着,也坐不稳。


    养马太监就翻身上马,坐在五阿哥身后,一手虚虚抱着他,免得五阿哥摔下去。


    另外一手则是拿着缰绳,轻轻踢了一下马腹,让小马慢慢走了起来。


    五阿哥在马背上特别兴奋,发出兴奋的惊呼,时不时还会问话。


    可惜养马太监听不懂蒙语,只能一路赔笑。


    五阿哥被带着骑马走了一圈,还有点意犹未尽,被抱下马的时候还跟云岚小声抱怨道:“姐姐,这人都听不懂我说话,我问什么都不能回答。”


    云岚顺势笑笑说道:“他们都是普通的养马太监,听不懂蒙语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皇阿玛才会想让你去尚书房读书,学习其他语言,就能跟他们说话了。”


    五阿哥犹豫了一会道:“皇玛嬷说进尚书房读书会很辛苦,天还没亮,一大早就要起来,我起不来。”


    他在慈宁宫每天睡到自然醒,太阳都要晒屁股才起来。


    让五阿哥一大清早起来,他根本做不到。


    云岚忍着笑说道:“其他人刚开始也很难做到,时间长就习惯了。你上回不是说喜欢跟他们一起玩儿,不想跟他们几个一起读书吗?”


    五阿哥的小脸上全是纠结,他既想跟其他姐姐哥哥一起读书,又不想早起。


    云岚就说道:“不如这样,我跟皇阿玛请求,让五弟弟先适应几天,不用那么早起来,进尚书房感受一下氛围,来几天试试?”


    五阿哥眨眨眼,觉得这样挺好的,忙不迭点头了。


    他还想骑马,又被养马太监抱着,在马背走了好几圈,坐得小屁股有点疼了,这才下来回去了。


    小太子这才过来低声说道:“还是姐姐有办法,之前五弟说什么都不肯来读书,皇玛嬷也拦着。”


    云岚有点好奇,那天皇帝去慈宁宫说服皇太后让五阿哥去尚书房的时候,把小太子带过去了。


    皇帝可能不好反驳皇太后,才让小太子去帮忙。


    多了个小孙儿在,皇太后也不好意思拒绝得那么彻底,好像读书是什么苦差事一样,小太子不是早早就开始上学了吗?


    然而皇帝最后还是失败了,只太皇太后帮忙,争取到让五阿哥去上骑射课。


    小太子低声说道:“皇玛嬷心疼五弟,又觉得他这样就挺好的。上学要起得太早,怕他睡不够。读书还要一整天,她见不着五弟感觉寂寞又心慌。午休还不能回去一起用饭,怕五弟饿着。”


    云岚:好家伙,这是读书还是来郊游来着?皇太后还挺溺爱五阿哥的,好在这个弟弟本性就挺好,似乎并没有被养歪。


    看五阿哥的样子,脾气温和,待人也耐心。


    刚才养马太监听不懂他说话,无法回应,五阿哥也不生气,就是抱怨了几句而已,显然被皇太后养得很好。


    小太子忍不住跟云岚叹气道:“平日皇玛嬷都很好说话,就是牵扯到五弟的事,说什么都不愿意。”


    他这话都算婉转了,那天小太子在慈宁宫的时候,见皇太后搂着五阿哥,一副五阿哥去尚书房读书就好像要了他的小命一样,让小太子大为震撼。


    云岚听出小太子的意思,明白皇太后养着五阿哥那么久,是养出感情来了,看得跟眼珠子一样,自然舍不得五阿哥受苦。


    尤其五阿哥被皇太后养着之后,以后就是个闲散王爷,在皇太后看来,五阿哥只要吃喝玩乐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努力。


    有皇太后在,五阿哥以后不会缺钱,不需要非得辛苦办差,皇帝看在皇太后的面上也不会为难他。


    所以皇太后不觉得五阿哥需要一大早去读书吃苦,差不多就行了!


    云岚仿佛看见后世那些老人家带孙儿的时候,因为隔代亲的缘故,就过分溺爱的样子,如今在皇太后身上也是一模一样的。


    不用说,皇帝一向孝顺,最后只能败下阵来。


    光是想到皇帝头疼的样子,云岚就有点想笑了。


    小太子也跟着笑道:“如今五弟听了姐姐的话,回去跟皇玛嬷开口,非要去尚书房上课,皇玛嬷也就不好拦着了。”


    皇太后舍不得五阿哥吃苦,也就更想五阿哥自由自在的,他想做什么,皇太后也不会阻拦,估计只会心疼一些而已。


    果不其然,就跟小太子说的那样,五阿哥回去后跟皇太后一说,想跟哥哥和姐姐们一起上课,皇太后就只好答应下来。


    不过她听说云岚会帮忙,让五阿哥先适应几天。


    皇太后不好叫云岚去问皇帝,索性亲自请皇帝过来提了此事。


    皇帝也没料到,他之前苦口婆心劝了那么久,皇太后一点都听不进去。


    如今云岚劝了五阿哥几句,五阿哥回头一说,皇太后居然就答应下来了。


    皇帝心里不由纳闷,他当初只在皇太后这里下功夫,原来是弄错人了吗?


    要是一开始皇帝就说服五阿哥的话,是不是就不用跟皇太后闹得那么僵了?


    皇帝回去后狠狠夸赞了云岚,笑着道:“还是你体贴,替朕分忧了。朕为此苦恼了好几天,不知道该如何说服皇额娘的。”


    云岚笑眯眯说道:“皇阿玛,我也没做什么,只是跟五弟弟说了几句。他其实也想去上课的,就是怕自己适应不了。”


    皇帝摆摆手道:“皇额娘已经提了,会让五阿哥适应几天,暂时不上早课,跟你之前一样的时辰去尚书房就行了。”


    云岚之前是九点左右才去尚书房,已经是第三堂课了,确实挺晚的。


    不过说好让五阿哥适应几天,皇帝也不好食言,索性叫五阿哥按照云岚的时辰来上课。


    等过几天,五阿哥慢慢适应了早起,再提早一点,逐渐跟其他小阿哥一样就行。


    云岚点了点头,想着有好一阵子来适应,五阿哥应该很快能融入到尚书房当中。


    皇帝又说道:“五阿哥的基础差,毕竟从来没被教过什么,只怕进去尚书房也要跟不上。朕的意思是让他先去尚书房感受一下氛围,中午的时候让几个先生给他补课。”


    “等下学后,再让几个小阿哥轮流给他说说,看五阿哥哪里不会,还能教导一二。”


    云岚:皇阿玛你说好让五阿哥慢慢来的呢?这上午上课,中午上课,下午骑射课结束后还补课?


    她一脸欲言又止,觉得皇帝这简直是在钻空子啊!


    确实是给五阿哥适应的时间了,还找人来帮他适应,但是却一整天安排得密密麻麻的,云岚感觉五阿哥估计一时半会要适应不了。


    她只好委婉劝道:“皇阿玛,五弟弟那边,下学后不如用我做的识字卡来复习一下。学得太多,五弟弟估计要头晕脑胀的了。”


    哪怕再聪明的小孩子,跟填鸭一样使劲把知识往他们脑子里面塞,也塞不进去啊!


    云岚都担心五阿哥左耳塞进去,右耳估计还得吐出来,那真是白学了!


    皇帝犹豫了一下问道:“你觉得下学后这识字卡,让谁来教五阿哥比较好?”


    云岚迟疑道:“皇阿玛,识字的宫人就可以了,只是玩一会游戏,让五弟弟一边玩一边记住。”


    皇帝还挺好奇要怎么玩,云岚就给他示范了一下,让人送来自己的识字卡,然后洗牌一样上下翻了翻,把其中三张摆在桌上。


    “皇阿玛,就是这样。比如五弟弟学了一个木字,我把另外两个字放上来,让他辨认出哪一个是木字。”


    “如果答对了,就给他奖励,可能是喜欢吃的点心,或者是别的东西。如果打错了,就告诉他哪一个字是对的,叫五弟弟记住了,再把三张卡打乱重新排。”


    反复几次后,五阿哥就能记住了木字。


    皇帝微微颔首,觉得这办法对刚识字的孩子确实不错,有鼓励但是没惩罚,能带动他的积极性。


    要是一直反复说“不对”,“错了”,五阿哥就是个小孩,估计就不乐意继续学了。


    皇帝点头了,挑了个识字的女官去教五阿哥就好了,这事就定了下来。


    五阿哥刚来尚书房上课的第一天,看着还挺兴奋的,到处张望,一副好奇的模样。


    但是等上课久了,实在有点不习惯坐这么长时间,五阿哥就动来动去,有点坐不住了。


    被上头的先生看了几眼,五阿哥只好又乖乖坐好,等了一会又开始动起来。


    先生看着无奈,也知道五阿哥第一天来,不能太勉强,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好在过了几天,五阿哥慢慢适应了久坐,不会再动来动去。


    但是他平日在慈宁宫都午睡,这会儿午休却要补课。


    五阿哥听着就开始瞌睡,先生们又开始头疼了。


    皇帝知道后也有点不高兴,云岚只说得让五阿哥适应一下。


    毕竟五阿哥在慈宁宫习惯了好几年的作息,忽然让人改了,谁都办不到。


    皇帝想想也是,好在五阿哥瞌睡了好几天后,慢慢身体开始习惯了。


    但是他的学习进度就相当慢了,慢到几乎没什么长进的地步。


    云岚就有点纳闷了,这不应该啊!


    午休的时候补课,*下学后还让人一边玩一边教导,五阿哥该是会慢慢进步才是,哪怕慢一点。


    如今毫无进步,怎么可能?


    皇帝派人问了问,才有点无语。


    云岚也才知道,原来是皇太后心疼五阿哥,等他下学后,一个劲嘘寒问暖的。


    不是吃点心就是用甜水,女官又不好强行拉着五阿哥去学习,等他吃完后,累了一天又开始打瞌睡。


    皇太后自然吩咐人带着五阿哥去休息了,也难怪五阿哥的进步相当微小。


    几乎没时间学,怎么可能有进步?


    皇帝正感觉头疼的时候,忽然宜妃来请示,想让六格格跟着去尚书房学习。


    这让皇帝很惊讶,毕竟六格格年纪不大,是郭贵人的女儿。


    郭贵人估计不好意思提,还是宜妃来跟皇帝说:“六格格见着其他小阿哥和小格格每天去上学,她一个人在殿内也有些寂寞。我想着她如今年纪也大一点,正好能进尚书房。”


    “六格格也是个聪慧的,我不想耽搁了她。尤其她天生力气大,对骑射方面也很感兴趣,每天都盼着能有自己的小马。”


    宜妃这么说,皇帝觉得女儿想要上进,他这个当皇阿玛的不好拒绝。


    于是皇帝把六格格叫了来,问过她的意思。


    六格格奶声奶气道:“皇阿玛,我想学。”


    她既然想学,那就去吧!


    皇帝多问了几句,还有点惊喜。


    郭贵人和宜妃的学识也不怎么样,但都是好学之人。


    看宜妃自学蒙语就知道,两姐妹都是聪慧之人。


    所以六格格被郭贵人和宜妃一起教导,蒙语学了一点,也识了不少大字,比起五阿哥,基础还要好一些。


    这样她直接进尚书房,反倒更合适了。


    云岚也有点惊讶,看来宜妃和郭贵人更会养孩子,把六格格这个妹妹养得很好。


    不过宜妃的五阿哥被皇太后抱养后,她身边没了孩子,也就一门心思跟郭贵人一起照顾六格格了。


    相处久了,宜妃对六格格十分疼爱,她看得出六格格很想去尚书房学习。


    郭贵人是个内向的人,不好意思主动跟皇帝提,宜妃就去御书房找皇帝说了。


    她想着这又不是什么坏事,皇帝必然不会拒绝。


    果不其然,皇帝只是叫六格格来问了问,得知她学了一点,基础还不错,于是立刻拍板让六格格去尚书房上课了。


    宜妃很高兴,私下却来找云岚,希望她能帮着照顾一下六格格。


    她也知道云岚最近去尚书房的时间比之前少了,却还是每天会去。


    有云岚在,六格格也能很快融入到尚书房当中。


    这不是什么难事,云岚一口就答应下来。


    她却见宜妃有点难为情,又小声说道:“六格格的力气有点大,她年纪小不太会掌握力度,一时半会容易弄坏东西,甚至偶尔会伤了人。”


    “我实在担心,想着去练习骑射的话,六格格就能更好拿捏住力气来了。”


    云岚有点意外,想着六格格那么小的孩子能有多大力气。


    直到六格格第一天去尚书房,拿着毛笔想写字,可能稍微有点紧张,一时太用力,毛笔居然从中间断开了。


    旁边的五阿哥看得目瞪口呆,吓得往旁边挪了挪,生怕自己就跟毛笔一样,被六格格一捏,他的胳膊也得断了。


    六格格尴尬一笑,扔掉毛笔,身后的宫女很快送来新的。


    云岚探头看了一眼,宫女手里提着书袋,里头少说有十支毛笔。


    想想也知道,这必然是宜妃和郭贵人给六格格准备的,看来这个妹妹真跟宜妃说的那样,力气是有点大,年纪小也不太会控制。


    先生也惊住了,好在后边六格格掌握好力度,没再捏断毛笔。


    等下午骑射课的时候,云岚带着六格格去选小马。


    但是六格格看了一圈,最后却选了一匹比较高大的骏马。


    云岚劝道:“这骏马太高大了,六妹妹可能应付不来。”


    六格格抓着骏马的缰绳往下一扯,马脑袋卡在栅栏上,顿时嘶鸣大叫。


    吓得云岚赶紧抓住六格格的手,生怕她把骏马给勒晕过去。


    六格格一松手,骏马就吓得往后退,她还仰头说道:“姐姐,我能应付。”


    云岚:是能应付,但是这匹马也快要给勒断气了!


    最后她还是劝着六格格挑了一匹小马,毕竟太大的骏马,没几年的话,年纪大了,还得换。


    不像小马,能陪着她们好几年,一起长大。


    这话可能说服了六格格,她才选另一批蹄子是白色,身上是黑色的小马。


    这匹小马的脾气不怎么好,在马厩最里面角落的地方,估计养马太监也知道,生怕小主子们选了,所以才塞到不起眼的地方。


    偏偏被六格格发现了,还特别喜欢,扯着缰绳来回几次,把脾气暴躁的小马都扯得没脾气了。


    养马太监进来帮忙牵这匹小马的时候还十分吃惊,估计没想到有小主子会选它。


    小马被养马太监一拉,还不高兴地一个劲喷鼻息。


    可是被六格格扯着缰绳,小马又立刻乖巧起来,一声不吭。


    养马太监心想,这真是一物降一物了!


    云岚坐在六格格身后,带着她慢慢跑了一圈。


    六格格很快就学会了,自己拿着缰绳又走了两圈。


    她还说道:“姐姐,我学好了。”


    云岚有点不放心,想着六格格骑马走得慢,周围都是跟着的养马太监,这才翻身下马了。


    六格格骑着马慢悠悠跑了两圈,突然就加速,小马撒腿狂奔,后边的养马太监赶紧上马来追。


    起初他们还以为小马发狂乱跑,后来发现是六格格觉得小马之前太慢,一个劲催促小马跑快点,叫云岚哭笑不得。


    等六格格下马后,云岚好歹说了她一通,以后得小心点才行。


    六格格乖巧点头,但是在云岚看来,这表情就是:她错了,但是下次还敢!


    云岚能怎么办,只好让武师傅他们头疼去了!


    五阿哥却感觉天都要塌了,他进尚书房的时候因为垫底还有点难为情。


    后来听说六格格也要进尚书房来,五阿哥想着自己终于不是垫底,学得最差的了,于是又高兴起来。


    谁知道没几天,五阿哥就发现六格格识字比自己多,蒙语学得比自己快,就连骑射都学得比自己迅速!


    于是五阿哥又成了垫底的,他就有点郁闷了。


    五阿哥之前因为六格格进来后,有点懒洋洋的,之后就开始发奋了起来。


    下学回去慈宁宫后,陪皇太后说几句话,他就拉着女官去用功了。


    其他人学的时间长了,五阿哥不好追上,但是怎么都要追上一样基础一般,年纪相当的六格格啊!


    对五阿哥忽然勤奋,皇太后有点心疼,皇帝十分欣慰,云岚看着就挺高兴的。


    云岚先陪着两个刚进尚书房的弟弟妹妹去上课,去了几天,看他们适应得不错,就没再过去了。


    她空闲下来后,除了偶尔去御书房陪着皇帝,就是看看自己最近的买卖。


    云岚原本以为春节前,大家为了穿新衣服,对刚上的羊毛衣物也比较新鲜,于是买的人就多了。


    等春节之后,铺面里的销量就会慢慢回落。


    然而云岚收到账本后,却发现春节后,铺面的销量反而暴涨了起来。


    她一脸困惑,幸好这时候接到锦玥的信笺,提起铺面里的存货不多了,要如何解决的问题。


    云岚才知道年后销量为何会突然增加,原来是因为春节前不少人定了羊毛衣物穿上,发现玩雪的时候特别暖和。


    尤其是手套和帽子,简直是卖断货了。


    这会儿大家冬天并没有戴帽子的习惯,如今尝试着戴上后,他们就摘不下来了。


    实在是太暖和了,终于不用被冷风吹的额门和后脑勺都冷飕飕的,谁能不喜欢呢!


    大人喜欢,小孩子也很喜欢。


    漂亮的帽子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孩子们聚在一起玩雪的时候,还能看看别人的帽子。


    要是看着喜欢,他们还会戴上小伙伴回家,给家里人看看这个好看的帽子。


    戴着好看帽子的孩子特别得意,成了街上最靓的崽了。


    谁家的家长不希望自家的孩子成为最靓的崽呢,于是他们纷纷去铺面给自家孩子买漂亮帽子。


    手套也是这样,既保暖也漂亮,而且价钱没有羊毛衣服贵。


    一般的人家,为了孩子,咬咬牙也能买得上。


    年后的商人上京来,发现京城的孩子们穿上漂亮好看的衣服,他们立刻发现了商机。


    于是商人纷纷跑到铺面里,定制款太慢了,就想买成衣,打算买一批羊毛衣服然后去外地卖。


    虽说每个人限量了,只能买二三十件,却也不少了。


    商人们另外搭上其他货物,兴冲冲就去京城周边卖。


    周边的人发现京城居然有这么好看的新衣服开始流行,有些家里不缺钱的,自然更想要定制款。


    这样一来,衣服不但独一无二,能自己挑花纹,羊毛衣还更合身,谁能不想要呢!


    北边还要冷两三个月,前面两个月要冷一点,后边一个月开始暖和,只要穿薄薄的一件羊毛衣就足够了。


    他们再不快点,天气更暖和的时候就没法穿了!


    来晚的商人,京城附近都被人抢先了,他们就只好去远一点的地方。


    这就好了,更远一点的地方也知道这件事,又来了一批有钱的客人。


    让工坊的女工织毛衣的手都快抽抽了,依旧织不完,根本织不完!


    锦玥在来信里提出要招人,云岚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再不招人,她感觉自己跟后世的黑心资本家一样,要把工坊里的女工给累坏了!


    第132章


    第132章


    云岚一脸疑惑,还是在宫外的锦玥写信来,才叫她明白了。


    不得不说,商人们真是鬼才!


    他们很清楚冬天的时候客人最多,工坊却也最忙,做好的羊毛制品转眼就卖完了。


    加上限购的缘故,每人每天只能买二三十件,商人跑一趟,如果不远还好,远的话路费就不够了。


    于是大多是每天来买,积累到一定数目后才离开。


    但是商人还得跟其他买衣服的客人排队来抢,那就更难了。


    天气暖和之后,需求少了,来买衣物的客人也跟着少了,商人们反而能更容易买到。


    反正羊毛制品放着又不会坏,不需要保养,等冬天的时候,他们就能囤积起一大批货。


    这样运送到更远的地方去卖,就能卖更高的价钱了。


    云岚:不得不说,这些商人的脑子就是好使!


    这样对她也有好处,工坊在天气暖和的几个季节也不用停工,女工一年到头有活计做,不用担心天气热了,就丢了工作没了收入。


    锦玥还说有西洋商人来问,也想买羊毛制品回去卖。


    云岚当然乐意做这个买卖了,原本就打算做西洋的生意,把羊毛制品卖过去,价钱还能更高。


    她让锦玥卖给西洋商人,价格翻上几番,虽然贵,但是限购的数目就不会跟国内商人那么少了,可以多一些。


    原本当地商人见西洋商人能一次批发一大堆羊毛制品,还有些不满,觉得东家对这些西洋商人太过于优待。


    但是等他们私下知道西洋商人批发的价钱之后,商人们又觉得东家对他们其实挺好的。


    毕竟东家给西洋商人的价钱,是真的黑,那价格让商人们一听都有点眼前一黑了。


    不管如何,两边都皆大欢喜。


    这边商人限购,每天能买的少,也就多来几天,并不碍事,加上价格也比西洋商人少多了。


    西洋商人也挺高兴的,这新鲜货物送回去,再翻几番卖出去,他们一点都不吃亏!


    云岚又能赚个盆满钵满,也很满意。


    她听说七阿哥已经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还特地让工匠做了一双特别的鞋子。


    鞋底前低后高,而且特别柔软,七阿哥穿着正合适,这样他走路既舒服又不容易摔。


    原本皇帝是让成嫔养着七阿哥三四个月,稍微大一点了,再让奶娘抱着他去南三所那边生活。


    不过养了几个月,成嫔对七阿哥也有了感情。


    加上他的腿脚不好,成嫔很担心宫人会看不起七阿哥,接而照顾他不够精心。


    更别提德贵人还被关在雨花阁里头,不可能关心七阿哥,没个主子盯着,底下人会不会好好照顾七阿哥就不好说了。


    反正养一个孩子也是养,养两个也没什么,成嫔就来请示皇帝,想把两个孩子多养一阵子。


    按照规矩,孩子满月后都会送去南三所。


    不过成嫔这边确实特殊,一来六阿哥早产了,身子骨有点弱,二来七阿哥的亲娘不在身边,腿脚也有问题,需要慢慢纠正,都得有人盯着才是。


    于是皇帝就破例,让成嫔把两个孩子养到周岁,再送去南三所。


    两个孩子一起长大,感情也挺好的。


    云岚去看过六阿哥,比刚出生那时候瘦弱的样子,如今就壮实多了。


    他圆乎乎的小脸还很爱笑,见着云岚尤其笑得高兴。


    七阿哥先学走,六阿哥原本懒洋洋的,能躺着就不肯坐着,如今也跟着学了起来。


    两兄弟手牵手,慢吞吞走路,一摇一晃的样子特别可爱。


    在七阿哥开始学走的时候,良贵人也发动了。


    她之前虽然摔过,不过御医把脉后说良贵人运气不错,没有动胎气。


    良贵人生下八阿哥的时候也相当顺利,只大半天就生下来了,还是个壮实的小阿哥。


    皇帝只过来看了一眼,知道八阿哥长得不错,身子骨也没什么问题,留下点赏赐就走了。


    良贵人有点失望,幸好她在永和宫,成嫔对她颇为照顾。


    坐月子的时候派人送了不少东西,让良贵人的月子坐得安安稳稳的,出来后比生孩子之前还要美。


    荣妃听说后,私下还觉得成嫔太心善了一点,也不怕良贵人回头得宠了,转头就替换了成嫔这个一宫之主的位子。


    她也担心皇帝见了良贵人会心动,然后晋封良贵人。


    毕竟良贵人貌美,美得连荣妃这样的女子看了,也忍不住惊艳。


    要是云岚知道,肯定会说荣妃想多了。


    皇帝就是个工作狂,每天还卷得飞起,美人的魅力估计还不如御书房的折子来得吸引。


    他还感觉宫里太热了,打算带着嫔妃和孩子们去热河的行宫避暑。


    只是出发之前,六格格忽然病倒了,还浑身发热。


    御医去看过后,哆嗦着派人来禀报,说六格格是得了天花!


    这一下宫里就跟热油炸了一样,所有人都惊住了。


    皇帝当机立断,封锁了六格格住的翊坤宫,连带宜妃和郭贵人,以及翊坤宫里的宫人都不能出来。


    很快就查到翊坤宫的一个宫女,之前因为家里的老父病得厉害,求着宜妃出宫探望,见最后一面。


    宜妃一心软就答应了,让宫女出去一趟。


    没料到宫女回宫后开始发热,宜妃立刻就把人挪出翊坤宫。


    可惜还是慢了一步,这宫女是伺候六格格的,让六格格也染上了,跟着发热。


    宜妃简直吓坏了,又懊恼自己太心软,放了宫女出去,隔着门跟皇帝派去的人请罪。


    皇帝得知后,倒是没怪责宜妃。他另外派人去查探过,那宫女确实并不知情。


    宫女回家见了父亲的最后一面,很快就回来了,也没去别的地方。


    问题在于来见她父亲的人当中,其中一个刚感染天花,一开始根本没能看出来。


    还是宫女回宫后开始发热,那人也浑身发热,身上起了疹子,才发现有了天花。


    皇帝已经派人把宫女见过的人都圈起来了,发热的就挪到另外一个房间,绝不能叫他们四处走动,扩大传染。


    他也让每个宫殿的人都老实呆着,最好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要随意走动。


    宫人检查过,没问题才留下,有问题的也挪出去了。


    一时之间,宫里风声鹤唳,就连宫外也人心惶惶然。


    皇帝尤其担心云岚,因为云岚在六格格发热前一天,还见过她。


    云岚也担心传染其他人,还特地让苏麻喇姑和于嬷嬷在其他房间,宫女也不要靠近她。


    食盒就放在门外,她拿着进来就是了。


    反正天花的潜伏期不长,云岚自我隔离几天就好。


    苏麻喇姑却不赞同,还说道:“大格格不必担心,奴婢是得过天花的,还照顾过皇上,不会有事。”


    只让云岚一个人在房间内,没个人伺候,她是不赞同的。


    听说苏麻喇姑得过天花,跟皇帝一样好转过来,云岚知道天花得过后有了免疫,就不会再有,于是这才同意让苏麻喇姑进来了。


    两人四目相对,云岚轻轻叹气,只觉得她一直忙着做买卖赚钱,一时忘记如今的医疗条件不好,天花还是最大的威胁,死亡率极高,尤其是在孩子身上。


    这次过去后,云岚说什么都要让人去找牛痘,赶紧种起来,不然其他弟弟妹妹就要危险了。


    苏麻喇姑见云岚沉默不语,还以为她害怕,于是安慰道:“大格格别担心,想必六格格吉人自有天相,很快就能好起来的。”


    云岚点点头,只希望如此了。


    在房间里不能出外好几天,各个宫殿之间又无法传递消息。


    云岚不知道六格格的情况,也不清楚宫里其他人的状况如何。


    不过没有消息传来,证明没有坏消息了。


    好在几天之后,皇帝派人来告诉云岚,六格格的天花发出来后,很快就退烧了。


    如今六格格有些虚弱,却能吃能睡,御医说她养一段时间就能彻底恢复。


    云岚不由笑了起来,这还真是个好消息。


    更好的消息,自然是云岚呆了好几天一直没发热,应该没被传染。


    苏麻喇姑喜得不行,要不是这会儿不能出去,早就去佛堂上香感谢佛祖了。


    等六格格的痘印褪了,人也恢复活蹦乱跳后,后宫除了两个宫人,再也没有被传染的,宫里才解除了各宫的禁足。


    皇帝松口气,赶紧把云岚叫过来看了看,见女儿没有瘦,也没吓着,这才松口气:“没料到出这样的意外,去行宫避暑的事只怕要延一延了。”


    云岚倒是不在意,她去看了小太子,小太子也很紧张,上来打量后才说道:“姐姐,听说六妹妹得了天花,把我吓了一跳。”


    闻言,云岚摸了摸小太子的脑袋道:“你没吓着吧?这几天在毓庆宫里都做了什么?”


    小太子连忙答道:“不能出去,我就看书、练字,还把功课做了。”


    云岚:这么紧张的时候,小太子居然还能静下心来学习,真是够厉害的!


    不过干坐着可能胡思乱想,还不如让自己忙一点,反而更好!


    云岚又去看了大阿哥,后者一看见她就说个不停,只怕憋了好久,没个能说的人。


    大阿哥说道:“姐姐,我这几天一个人在房间里实在太无聊了,哪里都不能去,又不能出去外边走动。只能在房间里发呆,书也看不下去。”


    云岚看了他一眼,大阿哥和小太子倒是相反,于是安慰他道:“如今没事了,可以出来玩儿的。”


    大阿哥点头说道:“是啊,我刚出来,额娘就得了皇阿玛允许过来看我,一见面就抱着我哭了好久,把我吓一跳。”


    云岚心想惠妃估计担惊受怕好久,又不能出外,只能每天祈祷大阿哥没事。


    这么紧张兮兮几天,惠妃想必寝食难安,也难怪一见到大阿哥平安无事就哭起来了。


    云岚笑着问道:“你安慰惠妃娘娘了吗?”


    大阿哥摸了摸鼻子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好拍了拍额娘的后背,跟奶娘以前安慰我一样。”


    云岚听得挑眉,就见大阿哥有点不好意思道:“我从来没安慰过人,力气有点收不住,把额娘拍得一个劲咳嗽,后来想给她顺气,额娘却不让。”


    听见这话,云岚:惠妃估计担心再给你拍下去,这咳嗽就没法停,气也顺不了的!


    惠妃没留多久就回去了,大阿哥还去看了隔壁的三阿哥和四阿哥,两个弟弟都没什么事。


    就是三阿哥不让出去还发了一通脾气,隔着窗户跟隔壁的四阿哥聊天来打发时间。


    两兄弟第一次那么久不能见面,还怪想念的,如今能出来了,两人一直挨着坐,跟连体婴一样都不想分开了。


    云岚看两个弟弟还好,就去寿安宫看了几个妹妹。


    三格格挽着云岚小声说道:“刚开始我也害怕,不过想着隔壁两个妹妹更害怕,就时不时隔着窗户跟她们说几句话。”


    不能见面,就只能这样隔着聊两句,好叫两个妹妹安心。


    不然到处那么安静,彼此又不能见面,只能一个人在房间里头,她们几个还挺害怕的。


    云岚摸了摸三格格的脑袋,只觉得她做的很好。


    三格格被姐姐一夸,笑眯眯道:“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做到,要是换做以前,肯定会害怕得瑟瑟发抖,或者一个劲哭,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


    “我那会儿想着,如果姐姐在这里会怎么做,肯定会好好安抚我和妹妹们,所以就努力学着做了。”


    云岚夸赞道:“做得不错,我就知道三妹妹能做到的。”


    三格格笑笑道:“换做以前我肯定觉得自己做不到,如今却发现,其实做起来没想象中那么难。”


    两人说了一会话,云岚就去慈宁宫看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和五阿哥。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年轻时候都得过天花,有了免疫,倒是不太害怕。


    只是五阿哥太小了,皇太后就亲自守着小阿哥。


    幸好五阿哥没事,皇太后高兴得去佛堂跪了很久。


    太皇太后搂着云岚,见她没事也是松口气道:“这次太突然了,叫我不由想起当年皇上的时候,也是忽然就发热,宫里变得兵荒马乱的。”


    不过还好,这次皇帝的反应足够快,立刻让各宫的人禁足,又立刻派得过天花的人去检查,把人剔除出去,才没叫后宫大面积感染。


    不然的话,那就太可怕了。


    尤其后宫如今那么多孩子呢,要是一个个都得了,太皇太后光是想想就有点受不住。


    幸好一个个都没事,连带感染了天花的六格格也好好的,太皇太后实实在在松了一口气。


    云岚出了慈宁宫,又跑去翊坤宫看六格格。


    六格格瘦了一点,不过胃口不错,正喝着肉粥。


    她看见云岚还特别高兴,叫了一声“大姐姐”,想要起身来,被云岚拦下了。


    “六妹妹刚病好,就别起来了。”


    云岚问过一旁的郭贵人和宜妃,得知御医每天来把脉,说六格格已经彻底恢复。


    就是之前生病伤了点底子,不过六格格的身子骨还不错,好好养一养就行。


    云岚看六格格喝完一整碗肉粥还意犹未尽,不过宫女送来一碗汤药,显然是饭后要喝。


    六格格捏着鼻子喝完,小脸全皱成一团,宜妃赶紧给她塞了一颗糖。


    含着甜丝丝的糖,六格格这才重新笑了起来。


    云岚怜惜地摸了摸六格格的脸颊,转头回去御书房找皇帝。


    皇帝正跟几个大臣商议,打算给后宫的孩子们陆续种痘。


    云岚听了一会,知道这时候早就有预防天花的措施,就是种痘,不过种的是人痘,比较危险。


    这也是皇帝迟迟没下定决心,让孩子们种痘,拖到如今,却因为六格格的事,皇帝知道不能继续拖下去了。


    要么早点种痘来预防,要么就会出现跟六格格这样突然的情况。


    六格格的运气好,感染天花后也活下来了,但是别的孩子却未必有这样的好运。


    但是另外一方面,种人痘也很危险,皇帝一时不知道该从哪个孩子开始,毕竟都舍不得他们冒险。


    几个大臣比皇帝还纠结了,只讨论着太医院钻研多年,会不会有更好的方式来预防天花什么的。


    等云岚回来的时候,他们都没能商议出什么来。


    皇帝看到女儿,索性让大臣退下,这种讨论来讨论去都得不出结论的商议,就没必要继续浪费时间了。


    云岚坐下后,见皇帝皱着眉头的样子,忍不住说道:“皇阿玛,我在书上看到过牛痘,和天花很像,想着两者会不会有关系。”


    皇帝一愣,不由看了过来:“牛痘吗?”


    他知道有些牛会得这种牛痘的病,确实发病后会长很多疙瘩,跟天花一样,还会传染人。


    不过没听说过得了牛痘的人会死,但是牛就会。


    云岚又说道:“皇阿玛,听说养牛的人得了牛痘后,都不会再得天花。如果是真的,那比起直接种人痘要稳妥得多了。”


    皇帝知道女儿喜欢看书,藏书阁里的各种杂书都看了个遍,估计在哪里看到牛痘,才会突发奇想。


    加上六格格的事,可能也吓着女儿了,才会想要试一试。


    皇帝琢磨着让人去打听一下感染过牛痘的人不算难事,于是点点头道:“好,朕记下了。”


    云岚知道皇帝答应过的事必然会去做,也就没多说什么,先回去启祥宫了。


    接下来几天,皇帝让御医给各宫嫔妃和孩子们都请过平安脉,全都没问题,这才带着她们去了行宫避暑。


    这次带的人比较多,估计皇帝觉得众人被天花吓了一大跳,难得出门走走,也能放松一二。


    去的人数不少,浩浩荡荡的车队过去。


    幸好行宫当初就建得大,面积比皇宫还大,住下他们这么多人是绰绰有余。


    当然了,虽说避暑,皇帝依旧要处理政事。


    他人来了行宫,其他大臣也得跟着来。


    行宫前面是大臣住下的地方,中间有一条河,能隔开来,后边住着后宫嫔妃和皇帝的孩子,两边就能互不打扰了。


    皇帝的书房在河的前面,寝殿就在河的对面,中间有一条桥。


    他商议政事的时候就去前边跟大臣见面,过了桥就能回到寝宫休息,非常方便。


    云岚:工作狂对自己安排得妥妥帖帖的,去上朝都不用走多远,简直太省事了!


    前边除了大臣住的地方,还有皇帝设下的尚书房,离着桥并不远。


    这样孩子们去上课的话也很方便,穿过桥就能到了。


    皇帝自己卷,孩子们的学业也不能落下,先生们都一并跟了来。


    甚至孩子们的小马也都带过来了,不耽误他们的骑射课。


    行宫附近有围场和校场,比宫里还要宽敞得多,足够孩子们撒欢了。


    云岚还以为要等很久,不过在行宫住了几天,皇帝就让人请了云岚去书房。


    书房里还有几个大臣在,皇帝等女儿坐下后,直接把手里的折子递了过来:“你来看看,底下人找到几个感染过牛痘的人。”


    云岚接过折子一看,想着皇帝派去的人还挺快的,转眼就找到人了。


    不过如今得牛痘的牛也不少,养牛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感染上牛痘了。


    正好其中两个人所在的村子爆发了天花,只有他们两个活下来了。


    其他村子的人只觉得两人晦气,加上感染牛痘后身上还有疙瘩,不太好看。


    他们结伴在京城附近的山里勉强活着,皇帝找人的时候,正好有个猎户知道两人住的洞穴。


    平日猎户同情两人的遭遇,打的猎物多了,会给他们分一点。


    听说有贵人想找感染牛痘的人,还会给他们赏赐,猎户犹豫了一下就把两人供出来。


    两人被送去庄子,皇帝秘密送了几个大夫过去,关起门来尝试了一番。


    确实就跟云岚说的那样,感染过牛痘的人并不会得天花,用牛痘给人种痘的话,对方的症状也不如种人痘那么激烈,要安全得多。


    皇帝打算再尝试一番,再让孩子们种痘,那就万无一失了。


    几个大臣知道这消息后也很激动,毕竟如今谁不是一提起天花就要变脸。


    谁家没有年幼的孩子,要是感染天花,大多都没救了。


    如果能预防,提前种痘后,叫这些孩子再也不必担心感染天花而死去,那实在是莫大的好事!


    几个大臣得知是云岚提出的法子,跟她行礼感谢,叫云岚还怪不好意思的。


    皇帝笑笑道:“你立下大功,他们理应如此,你接着就是。”


    云岚这才点点头,等大臣们满脸欢喜退下后,皇帝却露出苦恼的样子。


    毕竟女儿这功劳实在太大,皇帝一时不知道该封赏什么给云岚才合适。


    云岚表示没什么想要的,毕竟她如今不缺钱,库房里的珠宝和布料都快放不下了。


    庄子和田地也有了,铺面更是多得还没全用完。


    皇帝只好说道:“那暂时留着,什么时候你有想要的,跟朕说一声就是了。”


    第133章


    第133章


    这次围场再三检查过,不会出之前的意外,才敢让小阿哥和小格格们进去。


    新的负责人还另外派了一队侍卫跟着这些小主子们,生怕他们又遇到什么意外。


    大阿哥嫌弃那么多侍卫跟着,猎物都被吓跑了,不太乐意。


    不过他也知道安全起见,怎么都得带人,不然遇上什么事,光靠他们几个孩子可应付不来。


    侍卫们也不是一味跟着,还会帮忙驱赶猎物过来,让小主子们打猎得尽兴。


    大阿哥玩高兴了,对这些侍卫的脸色才好了一点。


    他一口气打了一堆猎物回来,乐颠颠要送给云岚。


    云岚看着那么多的猎物,不由好笑道:“你都给了我,我一个人也用不完,不如送去御膳房,让人做一桌,弟弟妹妹们一起吃你打的猎物。”


    这话让大阿哥很高兴,拍着胸口道*:“好,大家一起吃我打的猎物。”


    小太子听了有点不高兴,他也打了不少,暗搓搓也送去给御厨了。


    三阿哥和四阿哥人小,打的猎物要少一点,却有侍卫帮忙,只比大阿哥少一点。


    几个妹妹也挺努力,一起打了几只猎物,一个个满心欢喜。


    六格格病好后,原本该在宫里休养不过来的,只是根本躺不住。


    最后御医反复把脉后,说六格格的身子骨没什么问题,她这才能跟着来行宫。


    这会儿打猎,六格格只学了一段时间箭术就病了,学得不够熟练,却因为力气大,愣是打了好几只猎物。


    结果就是厨房里的猎物泛滥,多到数不清,一个个送来的宫人都说是自家小主子打的,务必做成美味的佳肴。


    御厨刚开始还乐呵呵应下,到后边渐渐苦着脸,那么多的猎物要怎么做完?


    好在云岚察觉到弟弟妹妹陆续送去的猎物数量很多,也派人去跟御厨说一声,做好的菜肴给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后宫嫔妃们都送一送。


    尤其大阿哥打的猎物做的菜式,就多送两盘给惠妃。


    小太子打的,就多送去皇帝那边。


    三阿哥打的,那就送给荣妃。


    如此类推,猎物做出来的菜式不就能分完了吗?


    御厨也不用担心菜式做太多,小主子们根本吃不完还会浪费了。


    毕竟这会儿夏天,猎物放一天,第二天估计就不能吃了。


    哪怕放进冰块里冻着,第二天的口感也没那么好。


    新鲜的猎物,就给新鲜吃。


    御厨们心里感激大格格解围,麻溜带着杂工,用猎物做了很多菜式,陆续送去各处。


    皇帝看见宫人送菜式来,说是孩子们打的猎物,要给他尝一尝,不由笑了。


    他看了一圈问道:“哪个是云岚打的猎物?”


    李德全抿着唇小声说道:“皇上,大格格打了两只兔子,觉得可爱,正抱着玩儿,都没在这里。”


    皇帝笑着点头道:“她喜欢兔子那就先带着玩儿,不过记得吩咐身边人把兔子洗干净点,别是脏兮兮的给云岚。”


    李德全连忙答道:“皇上放心,奴才早就叮嘱过了,兔子都是反复洗干净才送去给大格格,担心兔子咬人,还给兔子做了个竹罩子。”


    绑在脸上,那兔子就无法咬到人了。


    云岚原本想打两只兔子圈着玩,谁知道身边人比她还紧张,把兔子洗了好几遍后,还给兔子做了个嘴罩子。


    虽然这些兔子就丁点大,感觉没什么攻击力。


    不过还是小心为好,加上妹妹们也很喜欢,云岚就抱着一只小兔子,另外一只塞进三格格的怀里。


    三格格伸手小心翼翼摸了摸小兔子,毛茸茸的特别可爱。


    四格格和五格格也围了过来摸兔子耳朵,兔子一蹬腿,吓得两人连忙缩回手。


    三格格就问道:“姐姐要带兔子回去吗?养着就能有很多小兔子了吧?”


    云岚摇头道:“不用,玩几天就放了吧!带回去的话,养起来很麻烦,它们生起来一窝一窝的,没多久宫里就全是兔子了。”


    四格格还有点舍不得,六格格也凑过来问道:“姐姐,带回去生很多小兔子,咱们骑射课的时候不就能顺道猎兔子了吗?


    云岚:六妹妹你这想法很好,就不要想了!


    皇帝也不会让她们把兔子带回去的,不然满宫里全是兔子,要抓起来就不容易。


    加上围猎的话,地方得够大,就宫里那点地方,一放兔子,估计撒欢去后宫去了,后宫娘娘岂不是要吓坏了吗?


    六格格也就提一提,并没有很执着非要带兔子回去,伸手摸了一下兔子,又说道:“姐姐,我打了一只獐子,也让人送去御膳房了。不知道最后皇阿玛会吃谁的猎物,是我的,还是其他人的?”


    云岚笑笑道:“我猜皇阿玛应该所有人的打的猎物至少都尝了一口,到底是咱们的心意嘛!”


    就跟她想的那样,皇帝确实每道菜都尝了尝,主打的就是雨露均沾了。


    孩子们听说后也很高兴,想着第二天再打猎物送给皇帝。


    皇帝婉拒了,实在吃不完,完全吃不完啊!


    虽说吃不完的能分下去,却也太多了一点!


    最后皇帝不好拒绝,只好让人把孩子们的猎物养起来,起码养个几天慢慢吃了。


    在围场避暑和打猎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夏天快结束了,就要回去了。


    云岚看弟弟妹妹们都满脸舍不得,她就笑道:“一个个怎么哭丧着脸,反正咱们明年还能来。”


    小太子点头道:“就是,回头咱们再比试比试。”


    大阿哥不服输道:“下回太子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肯定是我打的猎物更多。”


    云岚:不用说,这次比试看来是小太子赢了!


    回宫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皇帝已经把牛痘的事摸清楚了,准备给孩子们种痘。


    云岚觉得这事是她提出来的,理应自己第一个种。


    小太子这时候也自告奋勇道:“皇阿玛,让儿子来。既是姐姐提的,皇阿玛又让人反复检查过,肯定没问题。”


    云岚还是坚持道:“我年纪最大,由我来更合适。”


    小太子也说道:“让我来,其他人见了就完全没有顾虑了。”


    云岚意外看了他一眼,看来小太子很明白,种痘的事不止宫里,皇帝还打算向外推广。


    毕竟所有人都种痘了,那么京城就很安全了,其他地方也不会再爆发天花这种传染病。


    人口对如今来说相当重要,要是死的人多了,那么就没人种地,没人经商,也没人建房子和修路之类的。


    所以皇帝迟早要对外推广,暂时在宫内让孩子们先种上。


    孩子们都种上且没事后,都不需要皇帝多费唇舌,宫外其他大臣和旗人就会愿意接种了。


    云岚笑眯眯道:“咱们两个争来争去不就让皇阿玛为难吗?不如这样,咱们一起进去?”


    皇帝准备给他们种痘的地方,是在一个湖中的宫殿里头。


    进去的话需要船只,只要守住岸边,就没人能随便进去宫殿打扰他们了。


    种痘最重要的就是卫生,接触的人越少越安全。


    皇帝只打算让苏麻喇姑和于嬷嬷进去,另外还有两位御医和两个宫女,再多就没有了。


    李德全甚至会守在宫殿的门外,隔着门问一问里面的情况,然后每天传消息给岸上等着的皇帝。


    皇帝犹豫了一会,还是同意了云岚的要求,把她和小太子一起送去湖中宫殿,两人一块种痘了。


    这宫殿在湖中间,有好几个房间,小太子和云岚住进去,一人一个房间是绰绰有余。


    小太子进宫殿的时候小脸绷紧,显然很紧张。


    云岚拍了拍他的胳膊安慰了一下,小太子这才扭头对她笑了笑。


    种痘的操作很简单,就是把一丁点的牛痘切成粉末,然后放在两人的鼻子下面。


    第二天两人都微微发热,热度并不高。


    苏麻喇姑照顾云岚,给她的额头放在冷毛巾。


    于嬷嬷则是去照顾小太子,原本照顾小太子的宁嬷嬷实在太咋咋乎乎的了,皇帝不放心,还是让更稳重的于嬷嬷进去。


    云岚感觉整个人有点迷迷糊糊的,吃了睡,睡了吃,等过了两三天,渐渐就清醒过来了。


    苏麻喇姑笑着说道:“大格格的烧彻底退了,身上可有难受的地方?”


    云岚摇摇头,御医也进来给她把脉,表示种痘很顺利。


    再稳固两天,她就能出去了。


    云岚连忙问起小太子,御医说道:“太子殿下的热度刚才褪下去了,身子骨有些虚弱,可能要多养两天才好。”


    这话让云岚松口气,想着多陪小太子几天,一起出去就好。


    两人足足在湖中宫殿住了七天,这才一起出来。


    坐上船到岸边的时候,皇帝已经等在那里了,上前抱住云岚说道:“几天不见,朕很是想念,都没事吧?”


    云岚笑着摇头道:“皇阿玛,我很好,太子弟弟也是。”


    小太子附和道:“皇阿玛,一切顺利。”


    皇帝每天听着里头的消息传来,知道云岚比小太子恢复得更快一点,两人都恢复得不错。


    刚才他随口一问,也是想亲自听听两个孩子的话。


    皇帝搂着云岚一会儿,就示意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一起去湖中宫殿了。


    云岚十分惊讶,都不隔几天,才让弟弟们过去种痘吗?


    再就是,他们这次是两个人,怎么下一次就成了三个人了?


    皇帝无奈道:“原本朕打算让大阿哥和三阿哥去种痘,三阿哥却舍不得四阿哥,非要带上他。”


    “朕想着大阿哥领两个弟弟去种痘也行,反正湖中宫殿也住得了。”


    两个人种痘和三个人没什么区别,多送一个御医和照顾的宫人进去就是了。


    惠妃原本还想着,三阿哥那么想跟四阿哥一起种痘,那大阿哥晚一点去也行。


    她还是不大放心,哪怕亲眼看见云岚和小太子活蹦乱跳回到岸边,依旧想着大阿哥再看看再种痘,更安稳一点。


    可惜皇帝不同意,觉得大阿哥年纪只比云岚小一点,比小太子要大。


    小太子都种好了,大阿哥还落在另外两个弟弟后边并不合适。


    皇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惠妃能怎么办,只好捏着鼻子妥协下来。


    云岚和小太子回去后都结结实实上下清洗了一番,御膳房还送来可口又好克化的吃食。


    毕竟他们两人在湖中宫殿的时候,因为种痘的缘故,吃得都比较清淡,就不好回来后一下子大鱼大肉,免得消化不良。


    云岚还想着大阿哥他们几个应该很顺利,只是七天过去后,三人并没有上岸。


    十天之后,三人依旧没回来。


    惠妃和荣妃每天就守在岸边,一步都不肯走,就盼着自家孩子早些出来。


    皇帝那边传来的消息,只说几人发热得久了,褪下来后要慢慢巩固,才会晚上几天。


    虽说他说没事,惠妃和荣妃依旧不放心。


    好在第十二天的时候,大阿哥领着两个弟弟终于走出了湖中宫殿。


    惠妃激动坏了,一把搂住已经颇为高大的大阿哥,把大阿哥闹了个红脸,挣扎道:“额娘快放手,那么多人呢!”


    这话叫惠妃又哭又笑道:“我在岸边等了好几天,实在太激动了,都没事吧?”


    她上下摸着大阿哥,只皱眉道:“大阿哥瘦了。”


    大阿哥摆摆手道:“没事,里头的吃食清淡了一点,我不太能吃下,回头再多吃点,转眼就能胖回去了。”


    三阿哥也被荣妃搂着怀里一个劲喊着心肝肉,他的小脸也全红了,被大阿哥时不时看过来,也忍不住挥舞着手脚挣扎:“额娘,我没事,好着呢!”


    四阿哥环顾四周,佟皇贵妃也来了,却不如惠妃和荣妃那么激动,只上前打量了一番,摸着他的小脸道:“回来就好。”


    闻言,四阿哥才笑了起来。


    接着是三格格、四格格、五格格和六格格一起进去,后边是五阿哥、六阿哥和七阿哥一起。


    刚出生不算很久的八阿哥,就要多等两年了。


    弟弟妹妹们种痘都很顺利,消息也传到宫外,不少人诧异皇帝如此果断,直接研究好牛痘后,就让孩子们种上了。


    毕竟这还是有点风险的,不过如今看来,风险却不大,所有孩子都好好的出来了。


    以后他们还不用再担心天花,大臣们心里不是不心动。


    谁家不是有孩子,天花就像是悬在头顶上的长剑一样,一不留神就可能落下来。


    如今终于有了解决天花的法子,风险还小,大臣们纷纷上折子,想要让自家孩子参与。


    尤其是年纪小的孩子,最是危险,也该是先种痘才是。


    皇帝大手一挥,在京城寻了个地方,建了个大院子,专门给大臣们的孩子种痘。


    还派去熟手的御医,又在院子周围派兵把手,那就万无一失了。


    种痘如火如荼进行,比皇帝想象中要顺利,他不由龙颜大悦。


    皇帝看向身边的云岚,心想他的女儿果真是个大福星!


    他不由庆幸当初先去裕亲王府上的时候,没看上兄长家的女儿,而是去了弟弟常宁的府上,遇到了云岚。


    要是皇帝一开始就选择了裕亲王的女儿,就不可能再去常宁的府上了。


    只能说,他们两父女能相遇,也是缘分了。


    尤其宫外多少人说皇帝只是一时新鲜,时间长了,就没那么宠爱云岚了。


    哪怕皇帝自己也是觉得有这个可能,毕竟政事繁忙,他实在没有精力分心照顾孩子。


    谁能料到,云岚比想象中好养,又叫皇帝抱在怀里,一直都舍不得撒手了呢!


    【作者有话说】


    [捂脸偷看]回来晚了,只来得及写一点~~么么哒


    第134章


    第134章


    御医得带不少弟子来帮忙才行,后来云岚提议在国子监设一门医科,让更多的大夫加入进来,进度就能加快了。


    这些大夫原本就有医学基础,身份调查后人品没问题,医术也不错,上手种痘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大夫的人数多起来,就能从京城往外慢慢普及种痘之事。


    从皇家到大臣到京城的百姓都种痘了,京城周边地方的百姓也就知道了,相当乐意配合。


    如果一开始就从周边种痘,估计百姓们还会犹豫了。


    培养这些大夫也不是几天,还需要几个月的功夫,让他们熟练后,还能解决很多突发问题才行。


    还会让有经验的老大夫带着新大夫去实践,然后一直这样老带新,那就万无一失了。


    刚开始几年的进度要慢一点,等大夫的人数上来了,那么就能加快速度,普及得更广了。


    应召的大夫比云岚想象中要多,国子监根本容纳不下。


    皇帝就在国子监附近另外办了个专门的医药学院,甚至在京郊还办了分校。


    江南那边也上折子强烈要求办这样一所医药学校,毕竟他们离得远,种痘也不知道要多久才普及过来。


    要是这边能培养不少大夫,那就能从江南向周边开始种痘了。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皇帝就批准了,另外派了几个御医过去江南教导。


    等种痘结束之后,这些也是现成的医药人才了。


    皇帝自己对医药就十分感兴趣,中西医都学过,各有长处,两者要是能结合在一起,那就能事半功倍了。


    甚至皇帝打算在尚书房加一门医药课,让孩子们对医药有一定的概念。


    别是御医开了什么药,他们一窍不通,这方子是合适,还是四平八稳的方子,也得心里有数才是。


    小太子对这门课接受良好,大阿哥就有点蔫蔫的,毕竟他其他课程学的一般般,又要添上一门课了。


    医药的范围实在太大了,得学会认识常见的药材,知道一些常用的方子,还得辨识出有毒的药材,以及加在一起会相克的药材等等,看得人头晕脑胀。


    不过大阿哥也明白这门课的重要性,还是老老实实认真学了起来。


    最让云岚没料到的是,这门新科目学得最好的会是三格格。


    三格格学得很快,辨认药材更是看一眼就知道了。


    云岚:原来三妹妹的天赋在这里吗?


    因为三格格学得快,教导的老御医还对她赞不绝口。


    三格格还是第一次在学习上被人反复夸赞,其他人比如小太子和大阿哥都纷纷来请教她究竟怎么能把药材辨认得这么好,叫她受宠若惊。


    但是三格格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就是看了,记下了,再看到的时候就认出来了。


    小太子还比较能理解这种状况,毕竟他在其他科目上很多也是这样,只能意会不好解释出来。


    大阿哥一脸疑惑,这是什么学霸发言,看一眼就记住了吗?


    他不信邪,自己努力点学,总能学会的。


    大阿哥这一学,足足学了十年,直接到了该出宫建府的时候,实在是够久的,也是后话了。


    皇帝另外还开了一门机械课,让戴梓亲自来讲解一番。


    常见的钟表,内部结构都是什么,知道个大概就行了。


    河内的和海上的船只结构如何,怎么航行,怎么抵挡风雨之类的,他们也得知道。


    皇帝安排的课程是越发多了起来,他觉得自己会的,孩子们也给学一学才行。


    对机械特别感兴趣,还很快上手做了个小物件的,居然是五阿哥。


    五阿哥其他课程都学得马马虎虎的,唯独在机械上颇有天赋。


    戴梓介绍完结构,让众人上手试一试,把桌上分散的零件组装起来。


    这东西不复杂,只是需要耐心一点点组装。


    装得又快又好的,除了云岚就是五阿哥了。


    五阿哥回去后,还特地组装了一个小兔子钟送给云岚。


    白白的兔子,两只耳朵竖起来,胖乎乎的肚子是个时钟,摆在桌上正好,又可爱又实用。


    云岚很喜欢,笑着收下了,放在书房里头,就能时常看到了。


    五阿哥因此受到鼓励,吭哧吭哧在慈宁宫捣鼓了不少小东西。


    他还特地做了一个小的八音盒,里头放的音乐是皇太后在五阿哥小时候喜欢哼唱的家乡小曲。


    皇太后收到之后十分感动,把八音盒跟宝贝一样爱不释手。


    五阿哥见了,也很高兴。


    他一直觉得自己学什么都不怎么样,没料到在机械上十分擅长,一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想要跟着戴梓学习更多的机械知识。


    这让戴梓受宠若惊,五阿哥问过皇帝后,就屁颠屁颠跟着戴梓学习了起来。


    后来他甚至跟着戴梓改良了战车,叫皇帝大为惊讶,又对五阿哥刮目相看。


    皇帝以前觉得皇太后对五阿哥宠溺太过了,很容易把孩子养废。


    尤其皇太后总担心五阿哥太累了,一开始还不想让他去尚书房上课。


    如今还好,五阿哥找到了自己擅长的地方,开始努力了起来,叫皇帝颇为欣慰。


    六格格天生力气大,在骑射方面更是极有天赋,年纪小小在马背上就坐得稳稳当当的。


    武师傅还说再过几年,想必就跟大阿哥一样厉害了。


    吓得大阿哥比平日更努力苦练骑射,生怕被年纪小那么多的六妹妹给迎头赶上。


    甚至让皇帝惊讶的是,七阿哥经过几年训练,走路已经看不出腿脚的问题来了。


    尤其七阿哥在骑射上的天赋甚至比六格格还好,这就叫皇帝颇为惊喜。


    好好培养的话,七阿哥的骑射功夫想必能更厉害。


    大阿哥:弟弟妹妹太厉害了,他压力好大!


    八阿哥长大后,表现出过目不忘的本事。


    不过一两岁的年纪,听过的诗句和短文都能一字不落重复一遍。


    云岚没料到弟弟妹妹们一个比一个出色,这让皇帝鸡娃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


    皇帝:朕的孩子都如此厉害,都该多学一点!


    可以说,尚书房里的学习氛围是变得空前浓厚!


    随着后来宜妃生下九阿哥,温僖贵妃生下十阿哥,宫里就变得更加热闹了起来。


    五阿哥看着虎头虎脑的弟弟,也很喜欢,想要抱一抱九阿哥。


    可是他一抱,九阿哥就使劲哭,闹得五阿哥有点尴尬。


    云岚适时提醒五阿哥抱孩子的姿势不好,让九阿哥不舒服才哭的。


    五阿哥恍然大悟,换了个姿势,果然九阿哥就不再哭了。


    哭过的眼睛湿漉漉的,还看着自己,让五阿哥这个当哥哥的十分欢喜。


    十阿哥就是个好脾气,也不怕生,谁抱都不哭。


    皇帝见了,不由感慨道:“朕记得云岚小时候也是这样,谁抱都不会哭,还对着朕笑,朕才会忍不住把云岚抱进宫里来。”


    当时皇帝一连失去了好几个孩子的事,仿佛还在昨日之事,但是悲伤却已经渐渐散去。


    他只记得那天自己在恭亲王府,抱着襁褓里的云岚,以及女儿甜甜的笑容。


    但是等十阿哥长大后,却调皮得很,整天跟着九阿哥到处捣乱。


    皇帝那时候就觉得,十阿哥的乖巧原来只停留在不会走的年纪!


    看着九阿哥和十阿哥每天上蹿下跳的,皇帝不由扶额:果然他那么多的孩子,哪个都比不过云岚!


    不过九阿哥也十分聪慧,只是相当偏科,对算数尤为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四书五经就学得一塌糊涂。


    后来九阿哥还迷上了学习西方语言,把法兰西语和罗刹国语都学了,不需要翻译,就能帮着皇帝给法兰西国王这个笔友写信了。


    但是九阿哥就三分钟热度,学会后就失去兴趣,很快又喜欢上机械,跟着戴梓和五阿哥身后一起捣鼓各种机械。


    甚至还做了新战车的模型送给云岚,云岚也是挺惊讶的,这个九弟弟的动手能力还真不错!


    这战车做得栩栩如生,每个部件都仔细打磨过,尤其只有巴掌大。


    越小的模型越难做,足见九阿哥在机械上真的十分有天赋,动手能力更是出色。


    十阿哥的学习就一塌糊涂了,骑射倒是不错,这让大阿哥十分喜欢这个弟弟,跟自己喜好一样。


    而且有十阿哥在,大阿哥在尚书房终于不是垫底的存在了,实在可喜可贺!


    虽然如此,云岚还是看着大阿哥努力带上十阿哥一起学习。


    都是学渣,但是十阿哥好歹要努力跟上,不然就每年皇帝考核的时候就惨了。


    小太子看大阿哥教得一塌糊涂,也是忍不了,说什么都要帮着教导十阿哥,担心大阿哥要把十阿哥的学习教得更差了。


    三阿哥和四阿哥也主动给十阿哥补习,把十阿哥感动得泪汪汪的。


    然后十阿哥就发现,大阿哥教导他的时候还算轻松了。他学不会的话,大阿哥还会安慰自己。


    换成小太子,虽说不会说什么,但是十阿哥想偷懒的时候,小太子就默默注视他,让十阿哥说什么都不敢再偷懒了。


    三阿哥每次教的时候就忍不住皱眉,问十阿哥哪里不懂,十阿哥含泪说自己哪里都不懂,三阿哥的眉头就皱得更厉害了。


    四阿哥就要沉默得多,教导的时候总爱惜字如金。十阿哥听得云里雾里的,不太明白,让四阿哥看着他就忍不住叹气。


    每次四阿哥叹气,十阿哥就害怕,因为四阿哥会留下更多的书单和功课给他。


    让十阿哥看完书单上的,再做完给的功课,学习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十阿哥看着长长的书单就沉默了下来,他这要看多久才看得完啊!


    云岚看十阿哥被几个兄长教导后,学习变得更加水深火热,又是怜惜又是好笑。


    不过她见几个弟弟热热闹闹一起学习,他们比之前更亲近了,其实也挺不错?


    十阿哥:所以最后受伤的只有我了吗?


    云岚笑而不语。


    【作者有话说】


    正文完结啦,后续跳到女主长大后的事,想想就没放正文,放在番外了![狗头叼玫瑰]


    第135章


    皇帝把云岚留到了将近二十岁的时候,才让她选一个额驸出嫁。


    在皇帝看来,如果云岚选择了京城的公子哥儿,出嫁后就能顺势留在京城了。


    那皇帝以后见云岚就很方便,巴不得云岚嫁到京城来。


    不过云岚后来选了班第,也就要出嫁到蒙古,让皇帝颇为遗憾,他看着班第的眼神都凌厉了起来。


    只是皇帝之前已经承诺过,不管云岚选择谁当额驸,他都不会阻拦,如今就不好改口了。


    再就是班第的出身不错,他的祖父是郡王,祖父的亲姑姑就是太皇太后。


    不过他本人的身份不高,暂时只是科尔沁蒙古的一个台吉。


    但是班第本人在尚书房的成绩有目共睹,骑射也是数一数二,不但脾气好,对云岚也是一往情深,想着为了配得上她,班第非常努力学习。


    云岚会选择班第的理由也很简单:脸好身材好,脑瓜子不错,人也努力,脾气好,尤其身份不太高。


    如果班第身份太高的话,她嫁过去就没那么自在了。


    云岚在大婚之前,皇帝甚至为她设了护卫和长史,这是郡王才有的配置。


    长史一人,一、二、三等护卫共十五人,五、六品典仪共四人,另外下领一百二十名护军、马甲等。


    这样云岚在京城和蒙古之间来往,都有足够的护卫在身边了。


    有长史在,很多事不需要云岚亲自来,都交给他来办就好。


    在云岚看来,长史等同于全能秘书的存在。


    只要她提出的要求,长史都能给云岚办得妥妥当当,压根不需要自己操心。


    典仪则是仪仗队的存在,云岚出行的时候,有仪仗队在前面开路,既体面又庄重尊贵。


    云岚感觉皇帝够大手笔了,毕竟如今小阿哥们还没这个排面,她先享受上了亲王的待遇。


    这就算了,皇帝还提拔班第为内大臣,没多久晋为都统,隔了一段时间又提拔右翼前锋统领。


    这些全是京城护卫的官职,班第就不能离开京城太久。


    云岚:皇帝的司马昭之心,真是路人皆知了,这是要把班第留在京城,连带她也一直在京城了吗?


    到头来,云岚出嫁后,跟以前的生活区别不大。


    毕竟她大部分的时间都住在京城的大公主府内,偶尔进宫见皇帝和弟弟妹妹们,只有夏天的时候才会去蒙古,顺道避暑了。


    可是云岚去蒙古的次数也不多,毕竟皇帝会隔三差五带着她去热河行宫避暑。


    云岚去蒙古的时候,皇帝偶尔也会带人过来围猎,住上一段时间。


    她成婚后,班第对云岚一直很好,体贴入微。


    云岚依旧做着买卖,买卖还越做越大,如今工坊是多得数不胜数,除了国内之外,买卖在西洋人当中也极为受欢迎。


    她还建了一所女子学院,原本是为了给到年纪出宫的宫女所建。


    云岚发现这些宫女出宫的时候年纪比较大,回家可能父母不在了,无处可去,或是兄弟不愿意接纳,找不到适合的活计养活自己,最后大多只能嫁给年纪大的人当续弦。


    她觉得挺可惜的,毕竟这些宫女能活到出宫的年纪,在宫里显然是个长袖善舞之人。


    有些宫女甚至识字,就这么草率嫁人,兴许几年后就守寡了,又或者跟继子女之间相处不融洽,过得并不如意。


    所以有些宫女到年纪后根本不出宫,宁愿留在宫里当个嬷嬷,一辈子不嫁人。


    毕竟在宫里的生活虽然如履薄冰,却比宫外要好多了。


    当了嬷嬷之后,要是跟着一个不错的小主子,以后对方出嫁后也能当陪嫁出宫,年纪大了还能被荣养,倒是个不错的出路。


    要是没能跟着小主子,跟着嫔妃,主子发达了,嬷嬷们也能跟着飞升。


    实在没能跟个厉害的主子,嬷嬷们在宫里到最后,起码身后事也能被包办,不至于在宫外可能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正好云岚手里的生意多了,需要的管事也不少,这些识字又圆滑会来事的宫女正是最适合的人选。


    于是她就建了一所学院,让宫女更深入学习更多的字,以及算数和记账等等,还有一些生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她们只需要简单培训后,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成为云岚的好帮手。


    让云岚身在草原或者公主府内,事情交给这些管事娘子就可以了。


    她只要看看月末的账目,或者年中、年中的账本就行。


    但到年纪出宫的宫女人数毕竟还是少,根本不够用。


    云岚后来又对外招生,先是有点基础的女子,大多是家里曾经风光过,后来家道中落了,不得已在各家做女先生的人。


    做女先生看着风光,却也是东奔西走。


    今天教导这家的孩子两年,可能对方就不想继续了,她就只能再找另外一家。


    风雨飘零,到处为家。


    而且女先生们大多都没有自己的住所,只能在学生的府里居住。


    这家要离开的话,就要尽早找到下家,不然就无处可住了。


    如今有这样的学院,能让她们学习过后有一份长期且稳定的工作,女先生们自然愿意。


    虽说做管事娘子看起来要跟很多人打交道,不如女先生的时候轻松又表面光鲜。


    但是表面光鲜算什么,还是拿到手的才是最实际的。


    云岚给的月银非常可观,只要铺面打理得好,销量有所提高,口碑好的话,甚至年末还有不少的奖金。


    这让不少百姓家的女儿都十分向往这份工作,一个个都想加入到学院来学习。


    云岚如今一点都不差钱,于是学院办得相当大。


    原本一开始只教导出宫的宫女,后来多了其他女子,幸好云岚选的学院足够大。


    后来一些没太多基础的女子想加入进来,云岚就开了分院,让基础差的进行简单的识字课程,叫她们尽快学会后,就能去隔壁的学院了。


    为了区分两边的学院,没基础的人就进初学院,有基础的就进中学院。


    这样学习出来的女子不但识字,还会算账,能当账房,也能当管事娘子,也让这些女子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换做以前,她们兴许就是目不识丁,然后找个差不多的男子嫁了,接着就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过着跟父母一样平凡又穷困的日子。


    这会儿就不同了,她们手里不缺钱,也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人生之路也变得开阔不少,选择也变得更多了。


    她们可以一直留在铺面里奋斗,把铺面的业绩变得更好。


    然后升职加薪,做到大管事的位子,能偶尔跟云岚这个主子见面,简直是人生巅峰了。


    也可以在铺面里呆上几年,做不动的时候回去学院当老师,手把手教导刚进学院的年轻姑娘,让她们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很多女子因此改变了人生,对云岚极为感激。


    云岚也没想到当初一个念头办的学院,能帮上这么多女子找到不一样的生活。


    为*了让这些毕业的女子都有工作,云岚把铺面开到全国各地,生意是做得更大了。


    她一时有点哭笑不得:刚开始是为了能有帮手所以建了学院,后来为了让毕业生都有工作,于是在各地多开了铺面。


    等铺面多起来了,需要更多的管事娘子,于是学院招生也越发多了起来。


    云岚手里的钱财也跟雪球一样一年比一年多,她没想到有一天,手里的钱也会变成一串数不清的数字,简直是不可思议!


    等三格格出嫁的时候,云岚就给这个妹妹送去了丰厚的添妆。


    三格格出嫁那天,云岚亲自去送她,这个妹妹哭得稀里哗啦的,一副舍不得的模样。


    她被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嫁的是乌尔滚,是黄金家族的后裔,祖上是成吉思汗,出身相当不错。


    跟云岚不佟,三格格嫁去蒙古后,就不能长居京城,就无法跟云岚时常见面了。


    离开云岚,三格格实在舍不得,哭得梨花带雨的,让云岚满脸无奈。


    她最后承诺回蒙古的话会时常去看看三格格,这个妹妹才含泪点头,三步一回头离开。


    四格格则是被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嫁的是蒙古郡王的世子噶尔臧。


    噶尔臧长得虎背熊腰的,看起来脾气不大好的样子,叫云岚有点担心。


    等四格格出嫁不到一年,云岚就听说噶尔臧病了,正忧心的时候,听说噶尔臧又好起来了。


    云岚:哪个御医去的,如此妙手回春吗?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把噶尔臧治好了?


    她正纳闷的时候,恰好回到蒙古,就顺路去找三妹妹唠嗑此事了。


    云岚正开了个头,三格格就笑了,打发其他伺候的人下去后,才小声说道:“姐姐,这事我知道。噶尔臧对四妹妹不好,我就教四妹妹给噶尔臧下点药。让他知道,咱们这些公主可不是好欺负的!”


    云岚一头黑线,当初皇帝上医药课的时候,估计从来没想到,自家女儿会把上面学的知识用在额驸身上。


    不过她还是担心道:“四妹妹下药,噶尔臧不会发现吗?”


    三格格摇头道:“发现不了,毕竟也不是什么厉害的药,知识让他偶尔腹泻,偶尔身上瘙痒,偶尔说不出话来而已。”


    云岚:这还不厉害吗?就因为这药不会弄死人吗?


    她扶额问道:“不怕噶尔臧跟皇阿玛告状了?”


    三格格摇头道:“姐姐放心,他不敢,也没这个脸跟皇阿玛告状。要他真告状,那四妹妹也能告状。”


    噶尔臧对四格格不好,皇帝第一个就饶不了噶尔臧!


    只怕噶尔臧也知道这一点,才不敢吱声。


    云岚却觉得,消息灵通的皇帝估计早就知道了,却一直沉默,显然是默许此事。


    “噶尔臧得了教训,后边对四妹妹好一些了吗?”


    三格格点头道:“他敢对四妹妹不好吗?不过他之前说话粗声粗气,大呼小叫的,如今是不敢了。”


    云岚无语:她还以为噶尔臧对四妹妹做了什么,正摩拳擦掌琢磨怎么教训噶尔臧,然后就这?


    她已经开始担心快要出嫁的六格格了,毕竟这个六妹妹天生神力,一不留神把额驸打坏了怎么办?


    算了,这些事还是让皇帝来苦恼去吧!


图片    【星座小说】XinGzuoXs.COM【星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