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康熙后宫生存手札(清穿) > 第 102 章【VIP】
    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 打卡第一百零二天


    出宫小住之后, 皇上的心情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变好了,每天头也不疼了,背也不算了, 每天都能吃好几碗饭, 跟太子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了


    以上所有当然是假的。


    烦恼就是烦恼,你不理它, 它就会继续疯狂自我繁殖,除非是真的毫无办法了,束手无策,否则死马当活马医也要医,消极态度不可取。


    皇上跟她出宫来躲个懒, 似乎就被外人误会了什么,新的烦心事接踵而来。


    ——哪怕京城里随便揪一个人出来, 都知道当今的皇上是个好出门巡视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行动,落在有心人眼里顷刻间便添上了无数层外衣。


    前朝的事情, 攸宁只是知道个大概,所以并不为此烦忧太多,但她看着面前瘦了不少的太子妃,发自内心觉得她也很不容易。


    在她看来, 其实太子妃有点被皇上和太子给坑了的感觉。


    她被选为太子妃的时候,皇上和太子之间父慈子孝,储君之位稳稳当当,所以她受到的教育当然是做个好儿媳妇, 好太子妃。


    皇上的顺序理所当然排在太子之前,因为太子也是这样的。


    可是她嫁进来的时候,局势不一样了,要命的是没人跟她说这个, 也不会有人说,跟刚嫁进来的太子妃说太子失宠了?


    没人会这么缺心眼的。


    所以太子妃就在原本的道路上走着,有点不顺利,但是很正确。


    她现在发现不对了吗?


    攸宁觉得应该是发现了的,毕竟已经这么明显了。


    但是她也没得选了,一条路走的太久,已经变成了她的立身之本,要回头,那就是要打碎这个忠孝太子妃的名声,一个本来就没有宠爱的太子妃,再失去忠孝的名头,不说皇上会不会放过她和她的家族,太子当然也不会继续接纳一个“背叛者”。


    所以她也只能继续在这条路上,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哪怕前进的后果是与太子作对,她也只能如此,否则就是不忠不孝。


    太子妃现在想起太子曾经露出过的那种冷酷的目光,就觉得一阵阵的胆寒。


    她与太子夫妻之间,一路走来都是磕磕绊绊的,生疏过,争吵过,也曾有过浓情蜜意的时候,现在却彻底成为陌路人了。


    正如皇上如今已经不再放心太子单独留在京中理政,每逢出行必要直郡王与之随行,太子对她亦然。


    如今太子妃在毓庆宫中,除了太子妃应有的为数不多的体面,以及她一直养着的非她所出的一子一女外,她已经不能获得任何太子那儿的消息了。


    *


    攸宁自从上次去园子散心之后,往那边跑的次数就频繁了不少,一开始是和皇上一起,后面皇上变得忙碌,她有时候就跟太后一块儿去,理由也是现成的,要孝顺太后嘛。


    出了宫,八福晋要往她那儿去就方便多了,攸宁却开始略微冷淡她,但没有叫她不来,她也只能来。


    攸宁觉得这其实很别扭,她又不是那种会嗟磨儿媳妇的婆婆,她也懒得管胤禩后院里有几个女人几个孩子,反正只有皇上问及的时候,她就当个传话筒传一声儿。


    八福晋富察氏是个聪明人,很会把握婆媳间相处的分寸,攸宁脾气也算不错,两人相处一直以来都很和谐。


    但是这一次,攸宁没法自己做主,她得顾及到皇上的感受。


    她能够感觉到的就是皇上越来越厌恶自己身边消息的外传,越来越厌恶后宫借着关系之便去刺探他的心情。


    攸宁不想触他的霉头,自然就应该回避着点儿。


    不过她和胤禩一向亲密,所以骤然冷淡下来就显得太刻意了,哪怕这是为了安抚皇上情绪,但也既伤皇上的心,又伤胤禩的心。


    所以只好让富察氏受点苦,背个黑锅,让外人以为她是因为不满富察氏才发作。


    理由在她看来很可笑,现在的八阿哥和八福晋虽然都换了人,可在子嗣方面居然一如历史上那般艰难——除了攸宁之外大家都这么认为,大婚三年多将近四年,膝下无一嫡出子嗣,连有孕都没有过。


    不过除了福晋之外,胤禩膝下是有了一个女儿的,也有妾侍有孕过。


    总而言之,在大部分人眼里,攸宁因为此事而不待见八福晋,虽然显得略微刻薄着急了些,但也说得过去。


    皇上对此,心里大概也是有数的,然后他破天荒安慰她和八福晋,说子嗣的事情自有缘法,让她不要着急,要知道以前最着急孙子的明明是皇上自己。


    攸宁当然是说自己没有这样想,只是嫌弃孩子们三番五次上门,太烦了,好不容易出宫放松,不想搭理那些俗事。


    两个人话里有话地说了大半天,但都能够领会到对方的意思,她想让皇上能放松一点儿,所以不愿节外生枝,皇上很领情。


    攸宁感觉皇上越来越需要人哄着了。


    被哄好的皇上扭头就对八福晋说,已经知道她的孝心了,暗示她之后不用经常过来坐冷板凳。


    八福晋自然谢恩,其实这个冷板凳倒没什么,顶多是出去旁人会私下议论几句。


    毕竟她往园子里来请安,只是攸宁不见她而已,但依然好吃的好喝的都有,甚至还有几个宫女出来陪她客套,手里再打个络子做个针线什么的,也能打发时间,针线还能留下来作为她孝顺的证明!


    其实按理来说,冷板凳不是这么坐的,但是出了贵妃这儿,外人怎么会知道这些呢?


    八福晋经常深深觉得贵妃是个妙人儿。


    *


    皇上对太子的发作,最开始就是从索额图发起的。


    索额图作为太子背后的有力支持者,以前不是没有被政敌抓住过把柄,也被处置过,但后来皇上为维护太子,不久后便将其官复原职。


    而这一次,皇上对太子的发难,亦从索额图始,从事发,问罪,圈禁,到赐死索额图极其同党,几乎没花费什么时间,而他的倒下和死亡,对太子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威慑。


    但太子并未表现出任何退缩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告发索额图以至于他被问罪之人,恰好与纳兰明珠有关,而纳兰明珠从很早之前便是直郡王一党了。


    纳兰明珠其实早已在十多年前失势,谁也没想到他并没有日渐消沉下去,而是蛰伏在暗中狠狠咬了索额图一口。


    至于内情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


    总之这一次,其实和太子真正对上的还是直郡王。


    他已成了皇上手中最锋利的一柄刀刃,自然而然也变成了诸皇子里最为热门的那一个。


    皇上为了制衡太子,亲手扶植起了一个能够与太子相争的人物。


    如果继续理智论断下去,以皇上不肯讲权柄放手的性格,太子的下场未必不会是直郡王的下场。


    但话又说回来了,指不定皇上哪天就龙驭宾天了呢?


    谁也不知道皇上能活太久,万一太子一废,皇上就打击过大而驾崩了,到时候继位的理所应当是居长且废太子的大功臣直郡王。


    即便皇上不会这么早驾崩,可他年岁渐大,等到处置了太子,难道还有时间扶持另一个人再来制衡直郡王吗?


    这是直郡王的想法,皇上用一块儿萝卜吊了他这么多年,到头来要是不肯给人吃一口,他怎么会善罢甘休?


    太子的想法就简单得多,父子君臣兄弟之间已然是不死不休了,他要找一个最好的时机,最好是皇上最虚弱的时候,一击必中,成则王,败则死。


    他还年轻,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一群人心思各异,各怀鬼胎。


    在倾注不少心血的长子,和寄予厚望的太子都在盼着他死,并希望他能死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这件事上,皇上表现出了相当的倔强,逮着机会就对外展示自己身体如何如何硬朗。


    对此,有人信以为真,有人则觉得是虚张声势,还有人觉得皇上专忽悠聪明人,也许他身体很好,但他故意表现出来,让别人以为他身体不好。


    但也许他真的身体不太好了,故意虚张声势,为的就是让聪明人再多想这么一层。


    太子如今总是被皇上带在身边防备着,没了借用监国之便接触朝臣的时机,但他早些时候还是笼络了不少人的,这会儿他有不少消息就来源于此。


    只是他期盼的那个时机迟迟未到,直到皇上要再一次北巡。


    这一年的夏天热得令人焦躁不安。


    攸宁早就奉皇太后去了畅春园住,不过这次随行的还有已经怀有身孕的八福晋。


    胤禩和三贝勒,还有七贝勒三人带着护卫们随行。


    与此同时,皇上也照例带着太子,直郡王等人往北去了。


    消息一开始并没有穿进攸宁耳朵里,来人只是匆匆禀告,说皇上已经从行宫回宫了,命人前来接太后和贵妃回宫。


    虽然来人什么都没说,但是攸宁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倒是皇太后年岁渐大,这会儿就有点被吓着了,拉着攸宁问是不是皇上生病了?


    来的人不是梁九功,不过是另一个皇上跟前很得用的太监,见攸宁看他,只是躬身请她们即刻起驾,嘴巴闭得特别紧。


    等到攸宁坐上回宫的车架时,就发现外面胤禩他们和几个武将在一块儿,神情很严肃,领着多了两三倍的护卫们。


    攸宁发现武将里面有瑚大,还有几个曾经见过的人脸,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辇驾很快到了宫门口,经过了检查之后才被允许入宫,到了要进后宫的时候,胤禩不能跟着一块儿了,他下了马走近前来,看样子是很担心攸宁,但是也什么信息都没法透露。


    攸宁则更有点担心他,看样子现在事情应该已经有了结果了,接下来就是漫长扯皮时间,虽说这一次废太子比历史上早了些,但谁知道皇上后面会不会再来一次二废二立,这会儿说太子坏话的人到时候肯定要被皇上记恨了。


    ——皇上一直以来都很痛恨那些挑拨他和太子关系的人,哪怕是亲儿子也不行。


    攸宁看着胤禩,很认真地叮嘱他:“我还是以前跟你说的,不要着急,不要轻举妄动。”


    胤禩严肃的神情一下破功了,他很无奈看着自己的额娘,他今年都二十多岁,再过几年就是而立之年了,想事情早就不像以前一样冲动了。


    这几年来,他偶尔能听到皇上说他的性格最像他,初时不解其意,这会儿倒觉得皇上可能只是单纯感慨。


    所以他很大胆的想过,假如他是皇上,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会怎么对待这些人?


    他知道的信息不算多,但知道皇上觉得太子可恨,这一次如果太子真的不成了,皇上会大怒,但皇上也不会放过对太子落井下石的那些人,也不会重用踩着太子上位的人。


    所以他是绝不会做出这种蠢事来的。


    只是这会儿的胤禩尚且没想到,之后事情的发展远远出乎了他的意料。


    废太子一事已成定局,直郡王请诛太子不成,反被皇父斥为乱臣贼子,更是断了储君之路,皇上亲口无论是谁日后继承大统,都不可能是直郡王这个乱臣贼子。


    一气之下,直郡王开始胡乱攀咬,先是说曾经有相士为诚郡王相面,说他有大贵之相,后面又说八贝勒胤禩在朝中素有人望,也有储君之资,后面又提到九贝勒胤禟,说他如今和岳乐一脉来往甚密,宗室们当中认可他的人很多,最后居然还提到了十阿哥,说他身份是兄弟们里面最尊贵的,满洲勋贵和蒙古那边都认他,按理太子之后就应该是他。


    诚郡王气得要命,张口就把直郡王跟人一起诅咒太子的事情和盘托出。


    直郡王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要不是有胤禩在旁边压着,可能会想要上前来把诚郡王打个半死。


    诚郡王虽然长于文书,但不是一点拳脚都没有的,见状举起旁边一个案几作势要砸在地上,表示自己的愤怒。


    ——他倒是想砸直郡王,奈何皇上面前,根本不敢。


    然后跪在一边的九贝勒把案几给抢过来了。


    这一幕看得本来气得要死的胤禩忍不住想笑了,三哥这脾气真是叫人没法子。


    两个人当着皇上的面把对方骂得那叫一个狗血淋头,情急之时连骂对方爹娘的脏话都出来了。


    皇上气得眼前直发黑,他倒是宁肯这个时候晕过去,让这帮孽子在这儿跪个几天几夜,自己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只可惜他的身体仍旧硬朗,就是想晕也都晕不过去。


图片    【星座小说】XinGzuoXs.COM【星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