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康熙后宫生存手札(清穿) > 第 101 章【VIP】
    第101章 第一百零一章 打卡第一百零一天


    正如皇上喜欢一批一批给嫔妃册封一样, 皇子大婚也是这么办的,七贝勒,胤禩和九阿哥三个几乎是前后脚办的。


    胤禩大婚之后, 就正式搬出宫住了, 他忙于皇上给他分派的各种差事,进宫也不如往常方便, 因此大多数时候都是福晋富察氏进宫来看望攸宁。


    这期间,宫里的氛围又在悄悄变化了。


    攸宁一直以为九龙夺嫡确切来说,是没有准确的开始节点的,但是自打前头这些年长的阿哥们封爵领事之后,其实就有点苗头了。


    如果是一开始的种种摩擦, 也许是大家都在磨合,可是常年这么下来, 就变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了。


    按理来说,这种趋势应该在皇子出宫, 远离宫城之后有所减弱,毕竟这会儿距离权力中心最近的的就是太子,也只有太子有资格在成婚之后一直居住在宫里,这是一种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而皇子们出宫之后, 也就没有了后宫有自己额娘,方便进言这一优势,且在朝堂上,大多数皇子是除了福晋娘家和外家之外, 完全有任何基础的,对上早早封了太子,有了自己专属臣属储君,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是事实却与这个截然相反。


    皇子们现在虽然未必有什么取太子而代之这种大不敬的想法, 但康熙对他们一直以来的教导都很严格,希望儿子们能一个个有点出息,而不是就此躺平,一生毫无建树,所以皇子们干起活来一个个都挺卖力,积极的。


    一个兄弟干活积极,太子不至于有威胁感,但是七个兄弟一起呢?


    这七个人里,只有四贝勒胤禛几乎是表明了要跟着太子的意思。


    其他人里直郡王不必多说,诚郡王说是忠于圣上忠于太子,但是说的比做的多,五贝勒在宫里看不出来,到了外面难免更亲近自己的同胞弟弟,此外和八贝勒胤禩关系更好,七贝勒的额娘早年间受过贵妃照拂,几乎是明摆着跟八贝勒抱团了,九阿哥娶的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这是一门利用得好,就会很有用处的亲事。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加起来,都比不过皇上对太子偶尔流露出来的态度变化。


    皇上屡次南巡,或是亲征,或是北巡,几乎都留着太子在京中监国,这是信任,也是历练,太子亦不辱使命,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做得更出色,自然而然也获得了不少朝臣的忠心。


    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先帝英年早逝,皇位交接动荡不稳,这教训还历历在目呢,皇上年已四十又七,虽说如今身子还很硬朗,看不出半点不好,但死生之间,也不过是那点时间罢了。


    说句难听些的,要是哪天臣子们睡着觉呢,一睁眼得知皇上龙驭宾天,太子还不堪重任,或者是不知其是否贤德,那真是天都塌了。


    所以大家都挺满意现在的,皇上是个好皇帝,太子将来看着也是好皇帝,得皇上重用的,那就甭说了,一心一意办差,将来做个两朝元老,不得皇上重用的,也别着急,先去太子那儿瞧瞧呗,提前给自己揽一份从龙之功


    这是连攸宁这个普通人都能想到的,更别提朝臣们和皇上了。


    于是气氛就在大家你添一把柴,我添一点炭的行动里慢慢被炒热了。


    当所有几乎都在添柴火的时候,光皇上一个人降温,哪怕他是皇帝,那也是没用的。


    他能做的就是变得更加喜怒无常——指对朝臣的态度上,让别人根本摸不清他的想法,或者说哪怕摸清了又如何,皇上这行动就是变换不定的,指不定今天哪个臣子得了重用,明天就又落到了泥地里边去。


    于是众人更加战战兢兢,毕竟没人想辞职,暂时也没别的地方可以去就职,就这一个上司,能怎么办呢?


    当然,同时以前没法在皇上这边出头的臣子,现在也有机会了,不用惦记从龙之功了。


    东西当然是眼看着能吃进嘴里的最好了。


    变化好坏先不说,这个法子有用吗?


    自然是有用的。


    可是做过饭的人都知道,当你知道烧热的油锅里混合了一定的水,且在火不断加热却保持了平静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灭火,但如果不能灭火,就请不要轻举妄动往里面加点什么东西。


    不管加入什么,它都会炸的。


    当前的局势亦如此,在火没法熄灭的情况下,不管做什么都只会引起另一方的剧烈反应。


    这在当下是个无解的难题。


    皇上不会甘心看着自己的权力被人缓慢蚕食,哪怕是亲儿子,继承人也一样,这是一个当权者的本能。


    而太子呢,想让他把已经攥在手心里的权力再吐出去,那更是天方夜谭,哪怕是亲爹,是皇上也一样,这也是他的本能。


    令攸宁庆幸的是,当了皇帝这么多年的皇上无论是能力,还是地位,对朝堂的把握程度一直都占据上风。


    他唯一在走下坡路的是身体状况。


    但既然历史上的皇帝可以在愈发老迈的情况下,依然掌握着局势,那么现如今身体依旧健康的皇帝,自然要更加游刃有余。


    只是行动上的游刃有余,依旧没法掩盖住他内心情感的剧烈波动。


    攸宁跟他一样也很烦躁,如果说宫里原先只是有些闷,毕竟到了她这会儿,无论是宠爱还是地位,都跟绝大多数宫斗没什么关联了,但这会儿就是叫人烦躁了。


    皇子们在外热切地办差,他们的福晋们和额娘们,自然是就在宫里努力,就连攸宁自己的儿媳也不能够例外。


    这就是个大家都在努力,所以所有人努力了其实等于所有人都没努力,但是如果有人真的放心了,不努力了,那他就变成了落后的唯一一个。


    这让攸宁想起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故事里的一部武林秘籍,这部秘籍很厉害,练了之后就能变成超级高手,所以武林众人人人都想要,态度相当狂热,就算是正道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也不能例外。


    所以持有这部功法的人当然就被追杀啦,人人得而抢之。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部秘籍有个很变/态的前置条件,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所以故事外有人就提议,干脆把这剑法复印一万份,武林人士人人一本算了,大家不是都想要吗,都来一起练一起自宫啊!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不自宫,别人自宫练了剑法就变成了高手,自己就变成了任人鱼肉的那个,可是如果自宫,那所有人都自宫,跟没练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莫名其妙的故事把皇上逗得哈哈大笑。


    皇上笑完开始喝茶,喝了一半看到梁九功进来回话,没忍住又笑喷了。


    梁九功不知所以,赶紧招手让人进来收拾,同时纳了闷了,皇上这些日子心情是真不好,多少天来连笑都是被气笑了,怎么一到贵妃这儿居然能笑得出来了?


    难道是贵妃时隔多年又遇喜了!?


    他不着痕迹瞄了眼贵妃身边宫女的脸,没看出来。


    与此同时,攸宁发誓她看见皇上飞快瞄了一眼梁九功,心里想的什么,不言而喻。


    然后他又隔着屏风看了她一眼。


    这让她感觉他这会儿应该好点了,还有心情开玩笑呢。


    但是拿人家身体问题玩笑,还是挺过分的,攸宁想着,现在她当然有资格赏赐这个皇上身边的大太监了,不过她还是知会了一声。


    皇上都依着她,让她赏双份,毕竟这事儿两个人都有份。


    于是守在外面的梁九功莫名得了两荷包的大颗珍珠。


    他更加摸不着头脑了,这是遇喜了还是没啊?


    旁边小徒弟眼巴巴看着,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皇上在攸宁这儿得了开解,总算感觉神清气爽了一些,可是一回到乾清宫,数不清的繁杂事儿再度涌上心头,他耐着性子忍着,处理政事,处理了大半天,喝口茶歇一阵子,莫名就想起攸宁从前在外面抱怨过的话了。


    她说宫里住着不如园子里舒服,宫里建筑也不如园子里的开阔,说完她好像才觉得自己失言了,怯怯看着他。


    皇上当时没说什么,告诉她这种话以后不要在外面说。


    这会儿,皇上越想,越觉得这话除了有点冒犯皇城威严之外,其他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否则自己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自打回宫之后就不好了呢?


    他这么想着,隔天就告诉攸宁,我们出宫去园子里面住吧。


    这一次出宫,比起从前来说可以说是轻车简行,后宫嫔妃里谁也没带,只有皇上和攸宁两个人。


    两个人坐着皇上的车架带着一群人悄悄出了宫,就连贵妃车架都是后面让人稍来的。


    皇太后那边是早上起来用完膳知道的消息,对此没什么反应,觉得皇上出去散散心也挺好。


    后宫其余人都是要么有人去贵妃那,吃了闭门羹才知道,要么是连着几天没在太后那瞧见皇上辇驾才后知后觉。


    皇子们里面,太子住在宫里,却是太子妃去太后那请安才知道,剩下的是福晋进了宫几次才知道,就连八福晋富察氏也一样。


    胤禩在外面得知,一脸懵,很罕见被太子很亲昵的嘲笑了,他还不信,觉得肯定是额娘让人去府上知会了,才没找他,但是回了府,找了去问福晋得知了肯定答案的时候,他有点伤心了。


    额娘居然真的没告诉他!


    明明在所有的兄弟里面,他是跟额娘关系最亲近,额娘也是最关心他爱护他的!


    小时候他不懂事的时候,经常把这个表现出来,然后获得一众兄弟的羡慕嫉妒恨。


    长大了之后,大家不在乎这点小节,但是出宫之后又不一样了,他的消息在兄弟们里面还挺灵通的。


    一方面是额娘疼爱他,一方面就是额娘得宠,底下小鬼就不难缠。


    可是现在,他产生了一种好像被额娘抛弃了的感觉。


    这种感觉当然不足为外人道,只好长长叹气,再叹气,再叹,叹。


    八福晋看着丈夫像个小孩子得不到想要的玩具一样,拍拍肩膀又抱一抱哄他。


    胤禩半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小时候就是被额娘抱着长大的,适应良好,以前甚至还被抱着坐在阿玛的肩膀上,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小小的震惊和得意。


    他也见过阿玛跟额娘相处时的样子,他们可能觉得小孩子不会记事,所以并不很避着他——虽然大多数时候都会有嬷嬷把他抱走。


    但次数多了,额娘有时候看阿玛心情好,就不会让人把他抱走,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一起的时候,干嘛要把孩子抱走呢?


    他从小就是个乖孩子来着,也不会经常哭闹。


图片    【星座小说】XinGzuoXs.COM【星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