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越泽发觉不对,脸上的笑容减了几分:“娘,我相亲成功了,您怎么不高兴,还是说您不想抱孙女?”
宋兰花:“你的相亲对象是钟医生吗?”
林越泽发觉真出事了:“娘,我的相亲对象是李师长的闺女,我们以前认识,刚到酒店我就看见了她。”
突然想起什么,他又说:“哦,旁边还有一对相亲的,女方很漂亮,长得白净高挑,不会是娘说的相亲对象吧。”
宋兰花扶额:“就是她,你怎么能相错呢?”
林越泽觉得冤枉:“我到了酒店,就李师长闺女一桌,其余人都是成双成对啊,我自然就朝那一桌走过去了,我还以为,李师长闺女就是娘给我介绍的相亲对象呢。”
宋兰花叹息:“这或许就是缘分吧,李师长闺女,哪个李师长?”
李是大姓,姓李的师长有两三个呢。
林越泽:“娘,就是婆婆死了,她批床单唱戏那个,你怎么不认识了?”
宋兰花这才想起来是谁,秦氏的女儿,有很多年不见了,听说她女儿很厉害,也考上了帝都大学。
不仅她女儿厉害,连秦氏都厉害,如今成了洗化厂的副厂长,业务能力很强,恨得众人信服。
李团长当年回来后,没有亲娘挑拨,再没和秦氏吵过架。
不仅如此,在媳妇和闺女的带领下,他考上了成人大学,去学校进修,回来便提了干,去年又升为师长,前途比旁人好。
团长有许多都转业了,继续晋升的却很少,李团长就是其中一个。
这或许就是学习的好处。
这么说来,两家倒是门当户对。
宋兰花问林越泽:“看样子你挺喜欢李家老二?”
“还行,主要是认识,三观一致,比娶一个陌生女人强。”林越泽摸了摸后脑,“娘,要是可以,我们尽快结婚,省的我妈再催我。”
宋兰花自然一口答应,拉着人进了厨房,把围裙给他:“你做饭,我去给你妈打电话,把这好事告诉她。”
林越泽系上围裙,笑着答应,看着宋兰花高高兴兴去了堂屋打电话。
电话接通,宋兰花把相亲的事说了一遍。
林佳怡知道事情成了,拍着腿说好,顺便问起李师长家的事。
“李家可以,孩子们都上进,尤其是老二,帝都大学的,毕业后留在了帝都,工作单位和阿泽相邻,我觉得可以。”宋兰花想了想又说,“你说,这李家老二是不是喜欢咱们阿泽。”
林佳怡想了想:“我觉得也是,咱们这边刚相亲,她也回家相亲,还和咱们阿泽相亲成功,世上怎么有这么巧的事,有时候看似巧合,却是人为。”
“不管怎么样,两个人成了,别管谁喜欢谁,都不说了,只要孩子们过的好就行。”宋兰花想得开,脑海里思索孩子们定亲的事
林佳怡:“我对这儿媳妇满意,李家需要什么,您帮我问问,我这边都能答应。”
宋兰花:“订婚的事我包了,结婚的事你管。”
林佳怡知道宋兰花不差钱,一口答应下来,心想:等平安结婚时,她要全包。
顾南城得知林越泽和秦氏的女儿成了,也说是缘分,早不成,晚不成,偏偏这时候成了,不是缘分是什么。
要不然林越泽最后怎么选了她。
选择她也不错,两家知根知底,两人三观相同,挺好。
又问林越泽:“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平安说年底结婚,等你们都结婚,我们也就退休了。”
林越泽忙着给三个孩子夹菜:“爹,我们结婚也快,你们退休还早呢,对了,淮海已经买了地,就在帝都郊区,一共一千亩,准备开农业园,搞养殖种植,效果好的话,就扩大规模。”
宋兰花抬眼看他:“这件事我知道,还有我一部分投资呢,我和你爹想好了,退休后去帝都,因为你们都在帝都。”
要是不出意外,顾南城的干休所很能在帝都。
林越泽更高兴:“那挺好,咱们可以经常见面了。”顿了顿又说,“我也想在那一片盖房子,娘能不能卖给我几亩地。”
宋兰花大手一挥:“可以,一人几亩,随便你们造。”
林越泽有时间,和李家老二聊了两次,越发觉得两人合适,于是两家准备订婚。
所有东西都是宋兰花出的,林越泽不让,宋兰花道:“你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和大牛几个一样,订婚我出,结婚让你妈出,挺合适。”
“行吧,就按照娘说的。”
九月份,宋兰花选个好日子,林越泽和李潇潇的婚事在岛上酒店进行的。
林佳怡和傅晋北也来了。
大牛几个得知林越泽订婚,也来了。
彩礼宋兰花给了十八万八,和桑雅的一样。
当然,这也震惊了李家人,尤其是李团长,晚上拉着媳妇说:“顾家也太有钱了,彩礼就给十八万八,这得是多少钱啊。”
别看他是师长,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多钱。
“人家顾家会攒钱,不像咱们家,一点钱没剩下。”秦氏瞥他一眼,心想:这就吓到了,他们家的钱比这还多呢。
但她不会告诉男人,一旦让他知道了家里有钱,就会接济兄弟姐妹。
不是秦氏抠门小气,而是救急不救穷。
李家就是无底洞,他们往里填再多的钱也填不满。
最关键是那些人还不懂得感恩。
这些年她男人的工资很多都补贴给婆家人了,剩下的用于家庭开销,而她的工资都存了起来,给孩子们结婚用。
她除了工资,还有厂里的分红,别看洗化厂工资高,其实分红是工资的几十倍,尤其是她们这些高层管理人员。
秦氏最感激的人是宋兰花和林佳怡,当年要不是她们,她还在受婆婆磋磨呢。
她看一眼坐在旁边数钱的女儿,笑着道:“这是你的彩礼,家里一分不要,你都带走。”
大女儿也是这样,女儿的嫁妆他们一分不要。
等女儿出嫁,她再添一些嫁妆,不能让女儿在婆家抬不起头。
李师长想说什么,见妻子看过来,顿时不说话了。
李潇潇瞥眼看向父亲,对着秦氏笑了:“谢谢娘。”
秦氏趁机教育女儿:“宋医生和林厂长*都是好人,你嫁过去是两个婆婆,有什么事你就好好说,别和人家置气,更不能不孝顺。”
现在女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儿媳妇都比婆婆厉害。
秦氏不希望女儿顶撞恩人,她希望女儿和婆家人和平相处。
李潇潇坐过来,挽着秦氏的胳膊:“娘,我知道,宋医生和林厂长都很好,再说了,婚后我们自己住,不和她们住一起,您担心的婆媳矛盾根本没有。”
她早就打听过,大牛几个的媳妇从没和宋医生红过脸。
这说明什么,说明宋医生人好,是个开明的婆婆,和奶奶不一样。
至于林厂长,听说很听宋医生的话,只要宋医生喜欢她,林厂长肯定不会讨厌她,这就足够了。
九零年年底,顾平安和林越泽同时举行婚礼。
婚礼在帝都新房举行的。
婚礼过后,宋兰花回到岛上,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因为几个孩子都要回家过年。
有些票据已经取消,即便没有取消,也不如以前严格,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肉。
宋兰花大方,也怕孩子们吃不好,直接买了一头猪。
顾南城扶额:“就算他们都回来,也不用买这么多肉吧,冰箱不大,你往哪里放,肉还是新鲜的好吃。”
冰窖在以前的家,自从来了这边,就剩下他们两个了,他们觉得没必要挖冰窖,就没有挖。
“过年物资紧张,你想买就能买到吗?”宋兰花继续缝制衣服,几个孩子特别皮,衣服几天就磨烂,宋兰花觉得她的裁艺越发好了。
“放不下,我就买个冰柜,专门储存年货。”
“那是个大家伙,你也不觉得占地方。”顾南城进卧室,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指着破洞的位置,“我的衣服也破了,你帮我缝一缝。””你幼稚不幼稚,每次我给孩子们缝制衣服,你都要掺和一脚。”宋兰花拿起他的衣服看了看,”你这衣服都多少年了,新衣服还穿不了呢,干嘛还缝缝补补的,这又不是过去了。”
“虽然不是过去了,可习惯改不了了,咱继承了华国人节俭的传统。”顾南城理所当然,“你要是不帮我缝,我找儿子帮我缝。”
宋兰花把衣服扯过来:“行了,儿子们都忙,谁给你缝衣服。”
她算了算日子,又说,“今天二十五了,过几天他们就该回来了,我得把过年的东西都做出来。”
顾南城道:“你要是做不过来,就请人帮帮忙,二姐,三姐过年都不忙。”
说起这些,宋兰花才想起来:“往家邮寄的东西还没邮寄呢,明天我把东西先邮寄走。”
顾南城摆手:“别邮寄了,大姐他们都打电话过来了,说家里有粮食也有钱,不让你邮寄了。”顿了顿又说,“你想邮寄,就给大哥家邮寄吧。”
这时候电话铃响了,宋兰花过去接电话,是宋保柱打来的。
他告诉宋兰花,大伯和大伯母走了,两人一起走的,人已经下葬了。
老人知道自己活不长,穿上寿衣躺棺材里说了许久的话,才咽了气。
临走前,他们特意嘱咐,宋兰花他们都忙,不让他们回来了。
孝顺不在身后事,宋兰花和顾南城为他们做的够多了,让大家不要再打扰他们。
宋兰花抹了抹酸涩的眼睛,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他们三个是没人疼的孩子,大伯和大伯母心疼他们,省下口粮给他们吃。
要不是大伯和大伯娘帮助,他们三个不可能都活下来。
顾南城知道宋兰花心里难受,搂着他的肩膀道:“老人今年九十多了吧,活到这岁数,也是高寿,咱们看开些。””我明白,但还是忍不住难受。“宋兰花靠在顾南城肩膀上,忍不住感慨,”孩子们大了,咱们的亲人陆陆续续离世,咱们也老了。”
翌日,宋兰花买了不少东西打包好,让小马帮忙邮寄到宋庄。
一共两份东西:一个给宋保柱,一个给大堂哥。
腊月二十九,宋兰花和保姆包东西都做好了,该放冰箱放冰箱,该放橱子里放橱子里,然后来码头等几个孩子。
大牛几个打来电话,他们今天一早到。
寒风中,宋兰花紧了紧围巾,眼睛一眨不眨盯着远处的船,朦胧间看见船靠过来。
大牛等人近乡情怯,站在甲板上,早已看见了宋兰花等在岸上,都挥手大喊:“娘,我们回来了?”
顾清欢和顾清鸿他们也挥着手喊:“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