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再露出平常的微笑,表情极为冷淡,显得眉眼如刀,下颌线条锋利。
整个场上刹那间安静异常,好像被点了暂停,随后又轰然响起接连不断的嗡嗡,无数交谈声混杂,把主球场变成一个巨大的蜂巢。
女网部的坂田也坐在场下,觉得自己快晕过去了,心脏跳的超大声,不由自主想抖腿……比赛尚未开始,身为观众都要被气氛压垮,不知场上选手到底是怎么顶住这种压强的?
只能说,选手们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之强,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解说好兴奋的,这两人渊源颇深,赛前能说的东西太多了:“虽然这是她们第一次在u-17公开赛里交手,但网上能找到双方私下的一段比赛录像,在那场比赛中,sarah以6-2的大比分完胜,不知今天会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值得期待。
“这场决定本年度决赛冠军的比赛,双方势必会倾尽全力。更有意思的是,两人在本届赛事里未遇一败,出场胜率都是百分百。到底谁会被打破不败金身,谁又将延续全胜记录,想想都令人紧张!只是不知德国队选手伤情如何,是否会影响到正常发挥?
“哇,还没开始就已经感受到观众席上的火花四溅了!两队支持者们较劲呐喊十分激烈,已经严重干扰了比赛,我们看到裁判也对该区观众提出明确警告,如再违规,场内安保人员也会介入……好发球!”
哗然中,美国队的发球简直称得上石破天惊,要速度有速度,要角度有角度,莉莉没有反应过来,启动还是慢了一瞬,球比流星还快,带着尖锐的风声擦身而过。
又是两球!这进区率是不是太恐怖了点?整整三发ace势如破竹,拿分如探囊取物,仿佛对方要重现她51秒保发的名场面。只是这一次,位置互换,莉莉才是可悲的陪衬。
“sarah发球状态太好了,这是她本届最好的发球状态了吧?上来就如此手热,是因为对手的缘故吗?”解说振奋,发的太完美了,他觉得她有望打破对方的保发记录。
话还没落就被啪啪打脸。球被对方拦下了!
美国队试图打出的完美开局,被毫不留情地横刀斩断,谁都没想到对手接到并打了回去,两板球来回间的极限救场看的德国队那叫汗流浃背。
好一个小斜线,40比0都到了解说嗓子眼,硬是被改成了30比15,然后是30比30:“显然双方做过功课,对彼此的攻击模式很了解,很难相信她们只在大半年前打过一次。”
“lily的发球状态还是受到左手的影响,她要保发会比较艰难。”
但即使如此,想要打出她的returnace也很难瞄准,失误的概率很高。平手悠心想,在这个后辈身上,已经看不到任何业余的味道了,大半年前的青稚感已经完全褪去。
体能、眼力、预判,抢点、变线、节奏,每一项拿出来都可以说句“选手里的拔尖水平”,但更强的还是头脑对局面的把握。打飘忽向外的削球,用滞空时间赚取回防,一旦攻势稍降,控制权波动,立刻抓住时机上网。每一球都是清晰、不含糊的,每一球都步步为营,有其深层战术意义。
但从头到尾,毫无破绽是不可能的。随着体能下滑,没有人能始终保持完美。
莉莉的保发比对手更艰难。这也是为什么她的队友们一直绷紧脸、丝毫没法放松的原因。她救起一个又一个致胜分,是因为一次又一次被逼迫。整体来看是美国队占据优势。
好难!莉莉感到吃力,这是又一次明显的视线变窄,对方接球姿势很相似,幅度小而行动快,预判难度非常高,使得她甚至还出现两次扑错方向的情况。得仔细分辨假动作,到最后时刻再确定线路,否则会被带着走……破发的难度越来越高,她在慢慢阅读自己……
整场比赛,莉莉始终没把自己调试到最佳状态,解说不由猜测:“是受到伤情影响了吗?有几个ue确实不应该……”
话音还没落地,平手在网前来了个势大力沉的高压球。好快好猛,犹如炮弹,瞬间弹起在半空,向场外窜去,多精彩的得分!……嗯?
美国队其他人都快站起来了,惊掉下巴。在精确、流畅、高效到不可思议的脚步下,莉莉向后发足狂追,几乎快逼近场地边缘,第一排的观众似乎伸手就能触及她的衣角。
高压球对高压球?好魄力!还是个背身击球,她到底是怎么反应过来的!起跳腾空,向下挥打,一气呵成。球更快更窜,刚巧就落在线上!难道就凭击球前瞬间的扭头一眼,就这么远远瞄准了?她没疯,观众们要疯了。
连平手都大脑宕机,回不过神。这个致胜分竟然是对方的。果然面对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解说惊叹,“太精彩了,德国队为我们贡献了今天最精彩的回击!这一球真是天赋、手感、时机和运气缺一不可,很难再复刻了。”
太好看了吧!这高压对攻把所有人迷到晕头转向。很难想象此刻有多少人蹲在屏幕前尖叫,至少观众席上的声音此起彼伏,吱哇乱喊,比嗑了药还嗨。
真服了,到底有什么是她做不出来的。当然,除了官方以外,还有其他频道的解说,比如有人形容这球是“absolutemasterclass”,绝对的大师级表现,对她大加吹捧。谁还记得这是青少年赛事啊喂,打出这球的人连职业选手的门槛都没迈进呢。
她振翅而起时,总能掀起飓风。
但网球比赛的残酷性就在于,亮眼和高光不必然和胜利挂钩,因为一分只是一分。双方打至激烈,毫不让步,把比赛拖入窒息的抢七。
全场的目光都凝固在小球上,大气不敢喘。
最终,是平手拿下了第一盘。
欢声雷动中,莉莉叹了口气,心头涌上挫败和疲惫。
抢七的失利给失败一方带来不小的打击。她游魂般坐在椅子上,努力把涣散的思维拉住,好像在狂风中艰难放风筝,脆弱的线绷的很紧很紧。
真累啊,和平手打真累,这样的比赛怎么还有两场……打住,想想别的,嗯……好好梳理对方的球路和信息,她有办法的,振作起来。对方不可能不累,第一盘对她的调动是成功的。只要聚焦在具体场景里深入分析,负面消极的情绪就会尽快退去。
莉莉完全不在意摄像头怼脸拍,于是屏幕外的人都清楚看到那双冷冽、凌厉的眼睛。然后她低下头来,把左手的绷带解开,甩脱在椅子上。
微微刺痛。
即使只是隔了几层纱布,也隔绝了手与球、与球拍的接触,影响了比赛状态。因为对面展露的水平太高了,她必须竭尽所能。
她当然不会故意翻出手掌给其他人看,于是大家只能看到她毫不犹豫扔掉绷带的模样,像在奔跑中甩掉无用的高跟鞋,在战斗中甩掉累赘的披风。
德国队不敢和她说话,连手冢也只是远远凝视她的脸庞,握紧了拳头。实在是气氛太沉重,她的目光太专注,在决定胜负存亡的第二盘面前,谁都不敢打扰她。
“time.”裁判通过话筒发声,示意时间到。两人再度回到场上。
不得不说,平手总觉得自己足够了解她,反复观摩她的比赛录像,但也总会低估她的发挥。
比如这球削的又快又低又平,完全抓住了空档。一个标准的高难度技术球,被处理的举重若轻,球风相当飘逸,现场真是哇声一片。
双方在第二盘再度展现出相持的稳定技术。难以置信,如此快节奏的十几拍回合,融合了僵持、对拉、转守为攻、撕开角度、突放小球,甚至在网前连续三板紧凑的截击,像开幕瞬间就进入高潮情节的电影,有观众本想趁错开高峰去厕所,站在通道里等了又等,看了又看,然后默默坐了回去。
“这要打出多少个精彩回击才能够拿下一分啊?!”
两人的击球精度都有所下降,因为没人能在疲劳度飙升后始终保持稳定。但让德国队心凉的是,平手在这方面的控制力稍强一些,她的失误更少。
这是长时间机械性训练带来的成果,甚至还能在失衡中掌控路线,打出回球压迫。“太漂亮了,精彩、稳健的得分!”
直到现在,第二盘竟然也已经超过一个小时。放短球、平推直线、斜线挑高,又是不约而同的一阵提速,又是势均力敌的一波对抗,平手再次得分。
“godness……”不知道有多少人捂住嘴,浑身发抖。
德国队各队员的脸色,此时已经非常非常难看了。
不要说她们,在房间里集体观赛的日本队鸦雀无声,个个脸色发白,站都站不稳。
“滴——”有人的运动手表甚至发出了警报,提示使用者心率过快,注意身体。
“我有点想吐,特别难受,自己上场都没这么难受。”
“太折磨人了,快发疯了。”
迹部感觉自己紧张到一定程度,跟灵魂出窍似的,都走神了。他看着幸村等人的脸,忽然生出非常莫名的想法。
他第一次庆幸有人分担同等的担忧,第一次庆幸有人能和自己感同身受。
不要输。你听到我们都在说“不要输”了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形势已经非常险峻了。莉莉从未离失败如此之近。
此时第二盘已经打至5比3,而小比分是40比0,如果下一分依然被平手拿下,那美国队第二盘直接以6比3获胜。这是她们的盘点、赛点,也是她们的冠军点,只要一分,本年度女子组决赛就宣告结束,这片球场将诞生新的冠军。
美国队队员们双手交握在胸前,仿佛向上天虔诚祈祷,又仿佛压制即将呕吐出来的心脏。她们在此时此刻才敢相信,自己距离冠军,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拿下这一分吧!此时有多少人在不同的地方喊着同样的话?
德国队已经无力回天了。拿下这一分,兑现这个发球决胜局!
在千百万人的期待里,平手仰头、抛球、起跳,悍然出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