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红薯+砂锅面◎
红薯拿出来之后,哪怕还烫烫的,可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地吃到了嘴里。
一口下去,就感觉到了那股子的甜香和绵软。
说起来,这时候的红薯自然没有后来那么多的种类和味道,可对于从来没有吃过它的人来说,还是觉得太好吃了。
红薯的甜不是蔗糖那样浓烈直白的甜,反而是那种细细品尝起来之后,能感受到那股子蜜甜的甜。
“这焦香的地方最好吃了。”徐勇指了指外面被烘烤得有些微微焦的地方,这里掀开之后,热气裹挟着红薯肉的香味,散发着特有的焦甜香。
“我也这般觉得。”林杏月点点头,颇为赞同。
“这个真适合这般冷的时候吃。”
热乎乎的香气让每个人脸上都带了笑,谁也顾不上说别的话,都在埋头大吃。
唯一遗憾的地方就是,红薯太少了。
所有人都有些意犹未尽,根本就没有吃过瘾。
要是能一直吃就好了。
玉姐儿连蹭到手指头上的一点也舍不得放过,吮了吮手指头给吃完了。
林杏月哭笑不得,摸了摸玉姐儿的脑袋,让她再等一等。
“没事,姐姐。”玉姐儿也是个乖巧听话的,知道这个红薯都是要留着当种子的,也不强求。
“真乖。”
隔壁的沈大爷在院子里一直闻着那味道,不知道是不是每天都能闻到不同的香味,倒是没有之前那般馋了。
“这样也好。”
沈大娘见他终于适应了些,就大手一挥,要明天一早去早餐铺子吃东西。
沈大爷腹诽,就算没有这一茬,沈大娘他们一大早也是要过去的。
早餐铺子就要重开了,他们这些帮着包馄饨的可又都重新忙起来了。
他们这些人和外面那些老饕餮一样,都很是盼着铺子赶紧开门。
不为别的,只有铺子开门了,他们才能挣钱。这人一旦尝到了赚钱的快乐,做什么都会觉得有劲。
年前忙的那一阵子,他们可是挣了不少,这些钱过年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给家里添置一些东西,或者是买些自己用的,从来没有觉得那么痛快过。
沈大娘高兴,一大早就让沈大爷和沈门兵起来,要去早餐铺子前面撑场面。
他们两个看着外面黑洞洞的天,也不敢耽误,那些老饕餮们可是起得特别早,这个时候怕是已经有在外面排队的了。
沈大爷过去一看,果然如此。
“你们也来的太早了。”
“这不是好久没有吃到那馄饨和米线了,小饭馆又不做这个,想吃自然就得早点来了。”
“对啊,那林大娘子可是说了,还有别的好东西呢。”
林金兰生怕别人不来她这里吃早餐,特意说了会有新的吃食。
好些个人都是为了那新鲜的吃食过来的。
沈大爷心里一动,有些期待那到底是什么吃的了。
是昨天闻到的那味道吗?那个香甜,嘴上说着不馋不馋,可还是把他给馋得不行。
林金兰更是一晚上没有睡觉,早早地就把林杏月他们都给叫起来。
“月姐儿,你说要是来的人少了可怎么办?”
林杏月打着哈欠,坐在椅子上还在犯瞌睡。
林金兰着急,上前又推了推她:“和你说呢,月姐儿,你怎么不说话。”
林杏月使劲睁开眼睛:“你这话说的,怎么可能人来的少,你该担心来的人太多了怎么办。”
“真的会有人来吗?”
柳娘子听不下去了,把林金兰往早餐铺子那边赶去:“到了那边就好了,你待在这里光自己瞎琢磨。”
早餐铺子那边是常娘子和蒋小娘子,还有徐勇过去帮忙。
林杏月想着以后也是要让徐勇他们出去开小饭馆的。
这样,她的小饭馆才能越开越多。
果然,林金兰到了这边之后,看到熟悉的东西,不自觉地就撸起袖子忙起来,倒是没有那么焦虑了。
常娘子和林金兰总共没有说过几句话,她不知道林金兰为什么要让她过去。
还以为,会把闫大娘给要过去呢。
她心里面就多少带了几分忐忑,那边的蒋小娘子却十分兴高采烈。
出来跟着林金兰单干,对她来说是件好事。
有王小娘子在前面压着,她注定是越不过去的。
可在林金兰这边,她就是头一份了。
几个小娘子收拾好东西,那边的张婶娘也把要卖的点心给准备好了。
沈大娘一边包馄饨,一边说着话:“之前见你们一直不开门,还以为你们不开小饭馆了。”
要是真不开了,他们还有些发愁呢。
“怎么可能不开,多少人等着咱们呢。”张婶娘也过来帮忙,和他们说说笑笑。
沈大娘就好奇地问起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我家那老头子从昨天开始就好奇起来。”
“诺,就是那个。”
张婶娘用下巴指了指,几个大娘就顺着张婶娘的目光看过去。
只见那边米线旁边,放着几个砂锅。
“这里面是什么?”
“是砂锅面。”
上次吃了煲仔饭,林金兰就一直念念不忘,想着说什么也要在早餐铺子这边卖。
不过那煲仔饭做起来的确要麻烦一些,他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林杏月就让他们先做了砂锅面。
砂锅面做起来要简单多了,加上本来就做着米线,很多东西都是可以一块儿用的。
林杏月他们很快也过来,早上的时候,隔壁的小饭馆是不开门的,林杏月他们自然要过来帮忙。
“这馄饨包得真好。”
林杏月赞叹了一声,想着好久没有吃到了,打算一会儿煮几个吃。
“那我要吃砂锅面。”宋石头和徐勇异口同声地说。
磨豆腐是个力气活,宋石头和徐叔两个人要做出来两边用的豆腐,再进行二次加工,像米线里用到的豆腐皮,早上吃的豆花这些,都是要做出来的。
那砂锅面,他有时候都能吃上三碗。
砂锅已经提前小火预热,里面放了少许的油,再把葱姜蒜放进去炒出香味,就可以往里面加骨汤,开始煮了。
早餐铺子里的香味也越来越浓郁,林金兰看准备得差不多了,就让徐勇把门给打开。
外面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可能是顾忌周围还有不少人没睡醒,是以声音并没有多吵闹。
等门一打开,大家立刻就往里面进,一个个的都十分迫不及待。
“可算是进来了。”
李掌柜家的两个姐儿一过来,就要了馄饨和肉夹馍吃。
“我来一份米线,再来一个烧饼夹里脊。”
“这是什么?也是米线的一种?”
“这是砂锅面。”
林金兰瞧见来了这么多的人,立刻喜笑颜开,慌忙给大家介绍起来。
“砂锅面?那行,给我来上两碗。”
“我也要一碗,今天出来穿得薄了,有些冻得慌,喝一碗这个面应当不错。”
那砂锅面等汤底熬好之后,就往里面放入面条,用筷子搅散之后,中间打上一个鸡蛋。
蒋小娘子负责煮这个砂锅面,动作很是谨慎,一直用着小火,等着鸡蛋慢慢凝固成溏心蛋,才放了菘菜进去。
“真香。”
早餐铺子是最能体现浓郁烟火气的地方,各种味道交杂在一起却不会让人觉得厌烦,反而能让人觉得一种脚踏实地的温暖。
那砂锅面首先是浓厚的汤底,里面放了香蕈,透着一股子的鲜,里面的面条也已经入味,吃上一口,那裹挟着汤汁的味道就在嘴里散开。
“好吃。”
“就是这个味道。”
大家各自选了自己爱吃的,每个人吃得都津津有味。
林杏月就去逗林金兰:“也不知道你瞎担心什么。”
林金兰也不恼,笑着去拉林杏月的手:“这不是第一次干,心里没底嘛。”
等着客人来得少了,林杏月他们就找了一张空桌子,打算吃早饭。
“小娘子,你们可得多吃一些,一会儿咱们还要去小饭馆那边忙中午饭呢。”
林杏月笑眯眯地点点头,虽然和说这话的人也不认识,但不妨碍他们彼此交谈。
“是得吃饱了。”
冯大娘往嘴里呼噜呼噜地吃着面条,那边的宋石头吃得特别快,已经吃到了第二碗。
没人说他,徐叔可是挨了张婶娘的说,嫌他吃得太快,吃饭还有声音。
徐叔被说了也不恼,笑呵呵又去前面要了一碗米线。
“你们可真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一大早来吃饭的,还有沈门兵的几个同僚,那个有些轴的老头也过来吃,看到徐叔能换着花样吃,就特别羡慕。
徐叔对这些穿着军服的,自然就带着几分敬畏,说话不自觉地就带了几分捧场:“还是你们这些吃着公家饭的好。”
周老头瞬间明白了徐叔的意思,也有些骄傲地挺了挺胸脯。
可不是吗,他们每个月都有工钱不说,时不时还有孝敬。
这些钱就是拿来吃东西也够了。
“这么多人啊。”
陆陆续续的还有人过来,打头的就是赵郎君。
他们国子学马上就要开学了,赵郎君这几天一直在小饭馆吃饭,恨不得把那些东西都吃一遍。
和他一块过来的是蒋郎君,两个人一大早急匆匆地见了面,叫了马车送过来,还以为今天吃不到了。
没想到早餐铺子开着门,这可太对他们的胃口了。
“两位郎君,你们要吃什么?”
蒋郎君几乎没有犹豫就要了烧饼夹里脊,瞧见其他人用烧饼夹里脊配着米线或者砂锅面吃,也依葫芦画瓢地要了这个。
“那是什么?”
林金兰瞧见他们指的是豆花,赶紧说:“咱们自己做出来的豆花,特别香,有甜口和咸口两种。”
徐叔和宋石头两个人的耳朵就不自觉地竖了起来,他们虽然不认识赵郎君,可只看他们的穿着,就知道非富即贵。
这样的人来吃他们两个做出来的东西,总害怕被挑了毛病出来。
“甜的咸的都要上一份。”赵郎君以前也吃过这两种豆花,但是他还是愿意尝一尝这家早餐铺子里做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