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厂长,您看看这个。”宣传科的干事,将报纸放到副厂长的办公桌上,想要多说些话,但想起自己的身份,最终还是闭嘴不言。
赵厂长看看报纸,又看看自己面前的人,眼神中有些沉痛,挥挥手让人离开,自己看向报纸,却又像是在发呆。
县城厂子里的事情,杨黛自然是不知道的。
她此时正坐在凳子上,听大队长和自己说这次的宣传侧重点。
其实和报纸上的劳动征文主题一样,依旧是劳动人民最光荣。
“宣传标语什么的,庆国几个已经想好了,只是没人画画,一直空着,到时候你和祝庆国几个商量商量,看看画什么图合适。”
“这事儿大队长就交给你了,你好好干,要是能评上名次,公社那边有奖励呢。”大队长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言语中其实能听出来对杨黛的不信任。
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放手让杨黛去干。
“庆国是咱们联合宣传队的领头人,你到时候直接去小学那边找庆国就行。”大队长还有别的事情,没时间同杨黛多说。
宣传队的任务有足足一个月,杨黛觉得不急,况且大队长明显是匆匆忙忙来找她的,想要她加入宣传队的事情,明显还没有同祝庆国说过。
杨黛觉得完全可以等个一两天,等大队长和祝庆国说好之后,自己再出现。
但是杨母显然不这么想。
“大队长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就是信任你,你得好好做,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儿,你就赶紧去小学找祝庆国吧。”杨母一边说着一边把杨黛往外推,自己手上也拿着报纸,在杨黛的目光下,锁上了大门。
“你赶紧去,我也找人说说话。”杨母催了杨黛几句,自己又摸摸头发,拿着报纸上了邻居家里。
杨黛到大队小学的时候,祝庆国正在办公室里和校长低声说着话。
“杨黛同志,你怎么来了?”校长对杨黛还有印象,看到人过来,主动招呼人坐下。
之前不论是笔试还是试讲的时候,杨黛的表现都十分不错,能力并不比夏子清和祝庆国差,依照校长的想法,他其实更愿意选择杨黛。
毕竟杨黛是黄庄大队的人,但奈何除了他,学校里的老师们都不喜欢杨黛。
校长年纪大了,除了学校的事情,颇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感觉,看学校的老师都不赞同杨黛入职,便没有坚持。
毕竟在工作中要有能力是一方面,和同事们处好关系也很重要。
不过校长虽然听了许多杨黛的事情,但对杨黛的印象还算不错,态度上也客气。
“是大队长让我来的。”杨黛看向祝庆国,虽然这人没有说话,但是她能看出来,祝庆国并不喜欢自己,隐隐约约有些嫌弃。
杨黛没有报纸证明自己,只能长话短说。
“你真能画画?”祝庆国的眉头已经皱起来,言语间都是对杨黛的不信任。
“要不你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下?用纸笔作画和墙上还是有区别的,咱们先试试。”校长将话茬递了出去,并且站起身拿了半盒粉笔递给杨黛。
祝庆国看看校长,又看看杨黛,虽然眼神中的不信任还没有消失,但依旧从办公桌后走了出来,“你有什么需要尽管说,不过等之后再墙上作画的时候,咱们还会用到粉刷,味道可能不太好闻,你做好心理准备。”
杨黛笑笑,视线还落在校长身上。
“就画人物吧,咱们宣传墙上少不了画人物。”校长对杨黛的印象越来越好,说话的语气也愈发和蔼。
杨黛接过粉笔,走到黑板前,提笔作画。
祝庆国一直站在杨黛身后,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监督。
好在杨黛也不在意这些,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
她之所以答应大队长的要求,一来是大队长承诺会给奖励,二来杨黛其实对自己的名声还是有些在意的。
她身为成国公府的嫡女,说是名动京城也不为过,且每个人提起她的时候,都是满口夸赞。
穿越过来之后,名声一个天一个地,杨黛表面上看着不介意,说自己和原身是两个人。
但实际上内心介意得要死,恨不得抓住每一个计划,来洗清污名。
杨黛没有用过粉笔,最开始的时候有些生疏,不停擦擦画画,祝庆国几次都要张口,认为杨黛滥竽充数,并且浪费学校资源,但是都被校长阻拦下来。
以前这种联合宣传大队的画画任务,大部分都是由校长完成的。
但是年初的时候校长生了场病,不能太劳累,画画的任务自然不能再依靠校长,大队长陆陆续续找了几个人都不太满意。
如今看到报纸上杨黛的画,自然是希望杨黛能够将这份任务接过去。
杨黛适应了几次之后,终于正式下手画画,依旧是简单的构图,风吹麦浪,男男女女在一起劳作,没给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好好好,我就知道没看错你!”校长看杨黛画完,站起身鼓掌。
祝庆国看向杨黛的眼神也从挑剔变成了欣赏,“没想到你画画这么不错。”
“这是这次的宣传重点,你看看,那咱们后天就开始在墙上画宣传画?”祝庆国如今身兼两职,他自我要求很高,希望每件事都尽善尽美。
原以为这次的宣传画只能是自己马马虎虎上手,公社排名倒数。
没想到突然杀出来杨黛这么一匹黑马,祝庆国恨不得让杨黛现在就开始干,尽早让公社的人来检查。
但想起杨黛的名声,还是将时间晚了一天,就当是给杨黛的缓冲。
“就听庆国同志安排。”杨黛答应下来。
商量好开工的时间,杨黛没有在学校久留,她还要回家吃饭。
“杨黛同志。”走到门口,祝庆国追了过来,“我为我刚刚的莽撞向你道歉,我不应该只依靠名声来判断一个人,对不起杨黛同志。”
祝庆国这个举动让杨黛愣神,很快又笑起来
,“没关系,祝庆国同志。”
“你比我想象中还要优秀。”
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并且能当众道歉的人,落魄只是暂时的,只要抓住机会,总能一飞冲天。
祝庆国道歉到的大方,杨黛也十分敞亮的接受,两人都当做稀松平常的事情。
倒是将刚刚从教室里上课结束的王立夏吓了一跳。
王立夏和杨黛相互比较了这么些年,绝不对杨黛低头,已经成了王立夏的人生准则。
在王立夏眼里,学校是属于她的地盘,杨黛是绝对斗不过她的,而且杨黛之前眼睛长在天上,动不动就嫌弃黄庄大队不好,口口声声说自己要嫁到城里,成为城里人。
嘴里的牛皮吹上天,实际上和韩霖这种二流子结婚了,光这一件事,王立夏就觉得自己能在杨黛跟前耀武扬威一辈子。
但是她嘴里那些奚落的话还没说出来,正巧听见祝庆国和杨黛道歉,一瞬间手里的书本都差点掉下去。
祝庆国虽然刚来学校教书不久,但这人本来名声就大,来学校之后更是天天和老校长在一起,颇有一种学校二把手的感觉。
这样的人居然和杨黛道歉?
王立夏觉得这个世界已经玄幻了,原本走向杨黛的脚步也缩了回去,换了另外一个方向。
杨黛根本没有关注到王立夏,她着急回家。
这会儿中午已经热了起来,她一点都不想感受大中午的阳光。
午饭是杨黛一个人,吃得简单,还小睡了一会儿。
睡醒后看了看祝庆国给的宣传资料,琢磨着出去看看各个大队的宣传墙。
毕竟具体的宣传画还是要和宣传墙的标语适配。
“杨黛,杨黛,你在家吧?”外面传来杨母的敲门声。
“我听说你被大队长安排了一个重要的活儿?要是干得好,能拿满工分?”杨母风风火火,连大门都没进,就迫不及待发问,“听说这活儿不重,就是得来回五个大队来回跑是不是?”
得到杨黛肯定的答复后,杨母乐得哈哈笑,将推来的自行车放进院子里。
“大队长信任你,你好好干,家里的自行车这段时间就先归你用。”杨母还有旁的事情,说完后又风风火火离开。
徒留杨黛在院子里和这辆自行车面面相觑。
她一直以为韩霖这两天跟着韩父去县城是骑自行车去的,结果自行车还在家里。
所以这两天完全就是步行去的?
有那么一瞬间,杨黛觉得韩霖过得比自己惨多了。
不过这样的想法,在骑上自行车后烟消云散。
要是韩霖将车骑到县城,接下来靠双腿走遍五个大队的人就是她了,她才是最惨的。
有了自行车,杨黛也没在家里久留,换了衣服就出门,晚上回来的时间比韩霖还要晚。
进门的时候韩霖已经炒好菜,只等着杨黛回来吃。
韩霖回来先去见了韩母,也听到了杨黛如今的任务。
还没来得及恭喜杨黛,杨黛便先问了另一个问题:“咱们还能不能抽出时间去县城医院一趟?”
依照两人的计划,这几天是准备去医院看看那对母子的。
但现在不仅韩霖忙,自己也忙,去医院这事儿就不好安排了。
“我今天抽空去了一趟医院,那对母子已经出院了。”
第19章 第19章有名的老鼠屎
听到韩霖这么说,杨黛愣了愣,点头后并没有说什么。
当时住院,杨黛垫付了医药费,但是之前李安来家里的时候,钱已经给了,而且只多不少。
杨黛之所以提议去医院看看那对母子,各方面都有原因。
那对母子是自己送进医院的,杨黛觉得帮人帮到底,自己再去看看,显得更有人情味。
而且依照之前李安的话,那对母子有大来头。
杨黛倒也不打算看见个人物就上赶着巴结,她只是觉得能交好就不要交恶。
她和韩霖都清楚,有时候上位者一句话,就能够轻轻松松改变下位者的现状,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但是显然如今的两人并没有这样的运道,杨黛也不再关注。
毕竟她如今也是有正经事忙碌的人。
杨黛吃过早饭来找祝庆国,从祝庆国手中领物资。
“咱们东西不多,你画的时候一定要想好再下手。”祝庆国想起杨黛昨天擦擦画画的模样,有些不放心的叮嘱。
杨黛接过东西,眉头不自在地皱了一下,很快又松开。
虽说已经被提醒过味道不太好闻,但想想接下来几天自己都要和这个东西为伍,为了自己的鼻子着想,杨黛决定加快速度,尽早完成任务。
杨黛的任务在大队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虽说有杨母和韩母的极力宣扬,但大家对于杨黛这次的宣传画,并不看好。
有不少人都觉得杨黛的文章能够上报纸,完全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还有一些责任心比较强的人,专门找上大队长,向大队长反应将大队的宣传任务交给杨黛,完全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但这些人都被大队长几句话撅了回来。
“你识字吗?你会画画吗?”
“要是不让杨黛干宣传工作,你能把这个工作接替过去吗?”
你能你就干,你不能就看着忍着,不要在背后告状。
黄庄大队小部分人的骚动,杨黛丝毫不知。
她忍着刺鼻的味道,忙碌了整整一天,回家之后动都不想动。
好在杨母和韩母似乎都觉得自己的儿子女儿有本事了,有本事的人就应该被优待。
两人不约而同送饭上门,甚至还在家门口碰上寒暄了几句。
两人商量好,这些天韩霖在县城当临时工,杨黛这边也有正经事,所以两人就管送饭。
杨母送午饭,韩母送晚饭。
杨黛推辞了几句,没能推辞过,但说好给粮食或者粮票。
“杨黛,你在家吗?”院子里再一次传来声音,有些耳熟,但杨黛一时间没想起来是谁。
走出门发现竟然是夏子清。
“子清,你怎么来了?”杨黛虽然从一开始就觉得夏子清对自己的示好摸不着头脑。
但是从未拒绝过,几次接触下来,两人倒是比以前熟悉了许多。
“我听说你接了咱们大队的宣传任务,我过来看看你,是不是很累?”夏子清并没有空手过来,还带了一兜水果。
“今天是第一天,之后就好了。”杨黛其实已经累得没精神了,根本不想和人说多余的话。
但对着夏子清,她绝对不可能这么直白地抱怨出来。
而且这么累,完全是杨黛自找的。
本来依照昨天的计划,杨黛会用二十天的时间来完成这次的宣传图。
但是今天在感受到刺鼻的味道之后,杨黛决心将时间缩减一半。
宁愿每天累一点,也不想长时间忍受刺鼻的味道。
“我听说那东西味道有点大,我带了口罩过来,你要不要试试,说不定会好受一点。”夏子清一边说着一边将口罩拿了出来。
杨黛接过口罩,“这东西带上确实有用,子清你真有想法。”杨黛看着稍显简陋的口罩,想起之前去医院时候,遇到的医生护士们都带着这个东西。
“有了你的帮助,我的工作进展肯定会更快。”杨黛越看越觉得喜欢,这东西不难做,带上之后确实能阻挡很多味道。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如果戴的时间长的话,会有些憋闷。
但她宁可憋着,也不想长时间闻着刺鼻的味道。
“你觉得有用就好,不过这东西要经常换,否则不卫生。”夏子清本来想说最好每天换一个新的,但想起现如今的情况,她对杨黛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及时将这话憋了回去。
“那些粉刷漆,在散发味道的时候,还有有毒物质排出,咱们大队的宣传任务虽然重要,但是最要紧的还是咱们自己的身体。”看杨黛态度十分和善地接受自己赠送的口罩,夏子清觉得自己的计划更近一步,同杨黛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
她记得上辈子,没有口罩这个东西,杨黛为了这个宣传任务,后面还生
了一场病。
不是什么大病,但很磨人,尤其是换季的时候,咳嗽不停,眼睛也会更加敏感。
杨黛和韩霖夫妻两人,为了这个病,折腾了不少药方,公社县里还有市里的医院更是没少去,但是全都治标不治本。
吃药的时候能控制,但是停药之后,完全不见好。
这病将杨黛折磨得痛不欲生,一年十二个月,至少有四五个月都在家里养病。
为此黄庄大队还有不少风言风语,说杨黛装病,明明是贫农出生,非要装资产阶级大小姐的作风。
当时夫妻两个在黄庄大队的名声已经有所好转了,但因着这件事,又落回去不少。
一直又过了两年,杨黛同牛棚下放的同志们关系越来越好,牛棚的一位老中医同志,才终于对杨黛伸出援手,根治了杨黛的病情。
据说那位老中医同志,医术很高,平反回城之后,本来有人想要将他调到大领导身边,为大领导保养身体,但是对方自己拒绝了,最终只选择了在中医药大学任教,后面也一直和杨黛夫妻两个保持良好的关系。
夏子清重生一次,除了下定决定交好韩霖和杨黛夫妻两个之外,还考虑过要不要对牛棚的几位同志提早散发善意,用来扩展自己的人脉。
但很快这个想法就被否决了,这个时候和牛棚的人产生交集,风险太大。
况且她只是下乡的知青,不是黄庄大队本地人,在黄庄大队太出风头并不是什么好事。
夏子清人到中年,有时候都会忍不住想,她这辈子的好运气是不是全都耗在了下乡之后当上老师这件事上。
大队小学的老师教学任务不重,工分给的也大方,走出去还受人尊敬,夏子清下乡后因为这份工作,着实没吃过什么苦,过得比大部分知青都要好。
但是之后高考开放,她连着考了三次都同大学校园无缘。
八零年代到来后,哪怕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知青,也一一都找到了回城的路子,唯有自己一直被困在黄庄大队。
一直到八五年,环境彻底开放,她成了黄庄大队最后一个返城的知青。
回城之后,家里摩擦多,住不下去,经人介绍和自己的丈夫结婚,最开始一切都好。
但是婚后两年,两人攒钱创业,不仅没能成功,反而欠了一屁股债,丈夫也从此一蹶不振。
浑浑噩噩还债到中年,突然从新闻里看到了两张稍显熟悉的脸庞。
看到名字之后,夏子清恍恍惚惚想起来,这两人是黄庄大队的老乡。
两人结婚前,是大队里有名的“老鼠屎”,但是婚后两人脱胎换骨,几年的时间走出了黄庄大队,后来更是趁着改革的春风,变得越来越厉害。
看过新闻后,夏子清心生羡慕,更加仔细了解两人往年的经历,心中的羡慕也越来越深。
当时的夏子清闲暇的时候,会用小说来打发时间,杨黛和韩霖在她看来,就和小说里的男女主一样,做什么成什么,天然被运气所眷顾。
夏子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重生,但是她给自己制定了完美计划——报大腿。
她没什么好运气,她就和有好运的人处好关系,跟着对方走,再加上上辈子的经验,总不至于还掉沟里。
所以来到黄庄大队之后,她致力于和杨黛交好。
夏子清看着时间,觉得自己该说的已经都说了,再留下来估计就要碰上韩霖了,及时从家中告辞。
毕竟杨黛看起来面善,比较好打交道,韩霖看起来很不好招惹。
上次匆匆见面就已经将夏子清吓了一跳,短时间内夏子清不想和韩霖打交道。
送夏子清出去,杨黛则是从库房中拿一匹颜色不显眼,但透气舒服的布料,准备多缝几个口罩,轮换着带。
只不过天渐渐黑了,不管是煤油灯还是蜡烛都不太明亮,为了自己的眼睛着想,杨黛决定等完成这次的宣传任务,自己就去问问家里通电的事情。
如果大队愿意把通电这件事情当做奖励,杨黛肯定乐于接受。
杨黛在院子里放松身体,韩霖也收获满满地推门走进来。
杨黛看了一眼他身后的背篓,最上面放着猪肉,下面隔开的地方放着野鸡野兔之类的小东西。
野鸡野兔这种东西,偶尔吃一下还属于尝鲜,但经常看见,杨黛也没了兴趣。
好在韩霖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消息,他和供销社的人已经说好了,明天拿上工业券就能把炉子搬回家。
第20章 第20章她希望我这辈子不上山……
“这么快?”杨黛有些惊讶,随后又想到之前的事情,很快转变语气,“我就知道我们家的韩霖同志能干,说出去的话算数,我在家里也安心。”
“要是以后的日子,都能像最近一样,我们也就不用担心坐吃山空了。”杨黛脸上的笑容是愉悦又满足的。
韩霖心中又是高兴,又是愧疚,想起自己今天在工地上的事情,心中更有了奋斗的动力。
如今的日子这么贫穷,家里的日常开销都需要依靠杨黛的嫁妆,韩霖更觉得自己应更加努力一点。
自己不应该再观察了,应该抓住机会,改变现状。
“你放心,这样的日子肯定不会太久。”韩霖再一次承诺。
杨黛十分相信地点头,催促着韩霖吃饭。
今晚的饭菜是两家人送来的,如今正在锅里热着,无需杨黛动手。
看着韩霖洗手收拾地方吃饭,杨黛的嘴角微微翘起。
她以前总觉得韩霖身为太子,喜怒无常,性子让人琢磨不透。
但是如今杨黛已经完全没了这种想法,她觉得韩霖的情绪还是很好懂的。
心中的情绪波动一旦变大,便会比平时沉默,可是睫毛颤动的频数却会增多。
而且韩霖其实出乎意料地好哄,只需要说几句话,韩霖自己就会给自己增加动力和压力。
这一点让杨黛十分满意。
况且她根本不担心所谓的坐吃山空。
世家大族给女儿准备嫁妆,都是按照一辈子的分量准备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方方面面全部都有。
杨黛的库房里,甚至都有准备好的上好木料,这是家里以后给她准备的棺材。
寓意着,即便我的女儿嫁到了你们家,但实际上我们有能力养女儿一辈子。
其实认真算起来,如今的日子,即便杨黛什么都不干,除了在吃东西方面受点委屈,别的东西她的库房里都能得到。
但是她不想这么干。
一直从库房里拿东西出来,对她的风险太高。
而且她发现黄庄大队的人其实是没有什么隐私概念的。
她们如今这个院子里的围墙虽然加高过,但总体来说还是低的,要是有心,完全可以将院子里的情况尽入眼底。
而且只要大门没有锁上,时不时就会有人进到院子里,这些人虽然会在院子里喊人,但有时候杨黛还没应答,也会直接闯进房间,杨黛很不习惯这一点。
但是说出来之后,被杨母说杨黛自己瞎讲究,杨黛也只能尽可能小心,即便是从库房里拿东西用,用完之后也会很快放回库房。
另一方面是杨黛对这个时代的东西其实很感兴趣。
虽然看着很穷,但是有些东西很有趣也很好用,杨黛想要多接触,如此也不用担心以后露馅。
关于这一点,韩霖和杨黛其实都是一样的想法。
库房里的东西能少用就少用,踏踏实实虽然累点,但不会有额外的担心。
饭后杨黛安排韩霖将收获的野鸡野兔分开送到杨家和韩家。
毕竟这几天家里不可能开火。
杨黛的女红是从小就练的,即便是刺绣也不再话下,缝几个口罩并不费事儿。
推着车子临出门前,杨黛想了想又拿出两个口罩递给韩霖。
“盖房子的话,每天灰尘也很多,你带上口罩,鼻子会好受很多。”杨黛从来没问过韩霖的
工作环境如何,但是之前她们分家盖房子的时候,她过来看过,每天尘土飞扬。
韩霖如今跑到县城给人盖房子,听说地方很大,尘土应该会更大。
杨黛觉得韩霖昨天承诺了以后过好日子,而且今天还会带着炉子回来,自己也要适当给韩霖一些奖励。
“我不带这东西。”韩霖看到口罩,神色扭曲了一下,不过嘴上虽然拒绝,手中的动作却一点都没落下,十分利索地将口罩塞进自己的口袋里。
杨黛假装没看到韩霖的动作,顺势劝了一句,“任何时候,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韩霖动力满满地去县城工作,杨黛今天也要骑车去别的大队画宣传画,两人都很忙,匆匆离开家里。
太阳升到半空的时候,杨黛家门口来了一对夫妻,只是家门锁着,两人问了旁边的邻居,最后不得已又无奈离开。
带了口罩,杨黛的工作效率比昨天高了不少,但是因为路远了一些,回家的时间依旧和昨天差不多。
家里没人,杨黛快速洗了澡,心里又开始琢磨自己现在这个住房。
总之就是越住越觉得缺点多,但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只能慢慢来。
韩霖今天回来比昨天早一些,并且将崭新的火炉带了回来。
“我订了煤块,但是需要排队等两天,等到时候我找个推车将煤块推回来,炉子就能正常用了。”韩霖又交代了两句,杨黛围着炉子看了一圈,光秃秃的,现在也只能看不能用。
不过口中虽然嫌弃,杨黛还是看了一眼又一眼,毕竟新鲜。
不管是杨家还是韩家做饭都是烧火的大锅灶,杨黛和韩霖之所以知道这种炉子,也是因为原身上学的时候见过。
冬天寒冷,但是现在学校方面都很穷,县城的高中并没有安装暖气,而是用这种火炉子取暖。
在门口挂上厚厚的门帘,将窗户封死,火炉烧旺,从早到晚不停,才不至于将学生的手冻伤。
两人正围着炉子说话,韩母和韩父手中拿着东西,黑着脸走了过来。
“今天的饭菜,吃过饭早点休息。”韩母的脸色黑沉沉的,说话也硬邦邦。
只不过这火气明显是冲着韩霖去的。
杨黛低头吃饭,默不作声。
韩霖也饿狠了,韩母在旁边絮絮叨叨,也完全不影响他吃饭。
韩父挥挥手,“他也饿了,有什么事儿等吃完饭再说。”
两人拉拉扯扯回家。
“你怎么惹到娘了?”杨黛此时才抬头询问。
方才韩母黑着脸,说话也不好听,杨黛都担心韩霖突然发脾气,结果没想到韩霖看起来一点生气的迹象都没有,甚至隐隐能看出来些许好心情。
“还是因为上山的事儿,她希望我这辈子都不上山。”
韩母的想法很好理解,韩霖上山去的地方是很危险的禁地,万一真的出事,那就是大事。
如今韩霖能踏踏实实在县城赚工资票证,根本没必要为了一口吃的,专门上山。
但韩霖是绝不可能答应的。
前面两次上山抓野物,确实是想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但是如今上山,更多的是想看看在山上活动的人到底是谁。
韩霖如今已经有了些许头绪。
在山上活动的人应该不少,但这些人并不是每天都活动,他们似乎是有固定的规律,每隔一段时间出现一次,韩霖在山上一直没有发现大型野物的踪迹,应该是被这些人清理掉了。
这些人每次在大规模活动之后,都会小心谨慎收尾,似乎是不想让人发现。
如果是以前,韩霖会怀疑是土匪占山为王,想要和朝廷对抗。
但是现在韩霖觉得不可能。
以前的土匪除了天生的恶人,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活不下去的贫苦人家,不得已为之。
但是现在社会制度已经变了,不再会有这种大规模的土匪。
而且即便是占山为王当土匪,也会好好选择山头,绝不可能选择在深山之中,上下来回,物资运送全都不方便。
“你真的还要上山?这山上到底有什么好?”饭后,韩家父母再次过来,只是这一次没有像之前那么咋咋呼呼。
而是脸色沉静,似乎是准备和韩霖促膝长谈。
“山上的东西不少,正因为大队的人都不上山,所以我才能找到更多的东西。”
韩霖的神色正经了很多,抬头看向韩父,“房管科的事情做不了多久,而且我总不能因为在房管科那里能赚到钱,就要放弃别的路子。”
“你们说过的,我已经长大了,如今我也要养家,我也想家里顿顿米饭白面,还有肉吃。”
韩霖的语速不快,但说话的声音却很坚决。
韩母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再一次被韩父阻止。
“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也就不多说什么了。”韩父拍了拍韩霖的肩膀,“但是你要知道,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说完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打开,递给韩霖,眼神却错开,不肯看韩霖。
“你别说大话,万一山上真的有野猪老虎,你连哭都来不及。”
“这把土仓你拿着,就算真的遇上大型野物,好歹还能有点逃生的机会。”
韩父似乎是觉得自己不应该说这些话,将东西递给韩霖之后,自己便急匆匆离开。
韩母急着追上韩父,也没再和韩霖多说。
房间里徒留韩霖和杨黛两人面面相觑。
“这东西真能有用?”杨黛有些好奇,想要上手去摸。
她身为成国公的嫡女,虽然没能学习武艺,但是对于打仗的时候,大家都用什么武器还是清楚的,否则嫁妆里也不可能有各种刀剑斧头和长枪。
这东西,她还是第一次见到,下意识想瞧个新鲜。
结果没想到韩霖竟然躲了过去,让她的手扑了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