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林木槿看到林阿伯也步了林堂姐后尘,干脆招呼众人包煎饺。
有活干了就没空瞎想了。
她们带了好几个大托盘,用来摆放生煎饺。
不过这托盘有点占地方就是了。
这时候陆陆续续上人了,两个邻居摊位也到了。
林木槿让林堂姐蒸了两碗热面皮,她拌好后去拉着堂姐搞睦邻友好去了。
“你好老板,自我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家的摊位,我姓林,这是我阿姐,以后多关照啊。”
伸手不打笑脸人,多笑笑就对了。
“我家做的小吃,品尝一下给点意见。”
林木槿和林堂姐端着空碗回来了,倒不是人家抠,没有礼尚往来,而是刚来还没开火呢。
“现在看来还可以,也是笑脸相迎,左边这家姓李,右边这家姓周。”
林木槿简单和林阿伯说了几句。
老话不是讲,日久见人心嘛,所以还得再看。
“阿姐,上客了,蒸面皮吧。”
林木槿将面皮用大碗搅拌好,又拿了半塑料袋一次性杯子和筷子,招呼林堂哥、林木栎去揽客了。
“你好靓女,新铺开业,免费试吃。”
一次性杯子筷子立马递过去。
“我家铺子叫做唔同食摊,就在那里,对,旁边做菠萝包的,欢迎去品尝。”
“八蚊一碗,好便宜的。”
林木槿手里的一次性杯子很快用完了,扭头看去,林木栎也差不多了。
林堂哥没有参与,他拿着大碗热面皮做后勤。
“阿哥,再给我几个一次性杯子。”
林堂哥压着声音却也难掩激动,“阿妹,铺子开张了!”
林木槿忍不住看了过去,铺子前已经有人在端碗吃了。
“阿哥,你说他们会喜欢么?”
现在她也有点患得患失了。
拍打了下自己的脸颊,小声嘟囔了句,“真想做个吃卷调查啊。”
清清嗓子,“继续!继续!”
继续卖力引流。
一大碗热面皮全部送光,林木槿就招呼阿哥他们回去了。
客流越来越大了。
加上周围两个旺摊的吸引,自家美食车也围满了客人。
估计不少人只是单纯好奇罢了。
林木槿一回去就上了车,帮着忙活,林堂姐不愧是大排档金牌老员工,动作麻利还不慌乱。
嘴上还不忘招呼着,“一碗热面皮,加整个茶叶蛋十蚊。”
显然这话是说给收钱的阿伯的。
林木槿帮着蒸面皮,让堂姐去煎蒸饺。
蒸饺那个大虾尾巴太吸睛了,虽然未免费试吃,也有不少人点。
“小栎给你,就在这给客人们试吃。”
试吃活动还得接着搞,这样才能聚拢人气。
人们都好奇,且有从众心理。
排队越多越有人过来。
前世不少商铺开业都会找托来排队充人气。
她家可没托,不过耍点小手段让这些人多留一会也是有效果的。
“阿姐,没放鞭炮!”
林木栎瘪着嘴,要哭了。
林木槿都想拍自己一巴掌,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客人一多她只顾着帮忙了,就没想起来。
“没事,没事,咱们八点一十八分再放,更吉利!”
这么个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一点没影响生意的红火。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好奇聚集过来了。
林木槿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主要是热面皮和煎饺都得现做,就有些浪费时间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在有怨言的还是极少数的。
“阿妹,煎饺卖没了!”
林木槿扭头看向堂姐,惊讶的合不拢嘴。
抬起手腕,刚八点,就没了?
赶紧看向大桶,米浆还剩不到四分之一。
这!这!这!
准备的太少了啊!
“阿姐赶紧和客人们解释一下,就说第一天摆摊准备的不充分,煎饺已经售罄,让想买煎饺的不要等了。”
不能让客人们等好久,结果却没了,不是找骂么。
又喊来林堂哥、林木栎帮着解释解释。
客人们还是很通情达理的,也有抱怨的,不过更多的是让她们下次备足货,没有煎饺了,只能买热面皮。
所以热面皮也很快售罄。
客人们三三两两的散开了。
林木槿开始盘货,素菜剩有一半,大部分客人不愿意加菜,可能是因为热面皮本身就带素菜吧,她们更愿意加整个的茶叶蛋,同样也是十蚊。
茶叶蛋还剩十来个。
酸梅汤剩的最多,毕竟现在还是早上,天气比较凉爽,还不到喝酸梅汤的时候呢。
“阿姐,我和堂哥回家调制一桶面糊,再去买菜,这样中午还能继续卖。”
林堂姐嘴角咧着,连连点头,催促道,“你们快去吧。”
林木槿笑着说道,“也没什么可卖的了,你和阿伯好好休息一会。”
林木栎这时候凑了过来,“阿姐,又过时了。”
林木槿笑容僵在脸上,艹!又给忘了!
深呼吸,僵笑,“没事,没事。”
她看了下时间,已经八点三十二了。
“咱们八点三十六分就放了。”
这回她什么也不干了,盯着时间必须把这鞭炮给放了,然后再回家。
不差这几分钟。
“还有一分钟,赶紧准备。”
林木槿说完立马躲进美食车,继续报数,“三十秒、二十秒,十九…三二一!放!”
立马捂住耳朵。
噼里啪啦的声音随即响起。
鞭炮只有一千响,很快就放完了。
林木槿将口罩压了压,让它更严实点,火药的味道还挺刺鼻的。
“小栎你拿扫把将鞭炮碎给扫了。”林木槿叮嘱完就要和堂哥走了,赶时间呢。
林木栎嘟着嘴,“我也想去买菜。”
林堂姐就道,“我来扫地。”
林木槿指了下自行车,“就一辆。”
林木栎立马道,“我坐前梁上。”
林木槿扭头,“去问阿哥。”
又不是她骑车出力,驮一个还是驮两个还是堂哥说的算。
林堂哥笑呵呵的答应了。
林木槿自然没异议,林木栎年纪不大,可很多活都是能干的,有他在也能分担一波,速度也会快点。
脑中又不自觉想到早上那波特爆的开门红,真的没想到。
其实想到生意会不错,可没想到会这么不错。
嘻嘻…开门红呦红四方…
第38章 提前撤卖光啦…
第三十八章
林木槿往面盆里匀速的大量加常温水,“小栎加油!”
林木栎负责搅拌。
因为时间比较赶,这次用另外一种调制面糊的方法,不用那么久时间静置的。
就是加大量水,然后不停的搅拌,搅到一点颗粒没有的面糊,然后在面里加盐、淀粉和少量油,再稍微搅搅就可以了。
“小栎这样不行,你再多拿几双筷子。”
这样就是简易打蛋器了,搅拌效率能增加不少。
林木栎照办了,“阿姐,真好使呢。”
林木槿不再加水了,“你先搅着。”
她准备第二盆面了。
照早上那个客流量,两盆都够呛。
不过还是保守点,宁可不够卖也别剩太多。
不够卖可以早关门,还能宣传下自家食品太味美才卖的快,能往饥饿营销上靠靠。
要是卖不完,不说影响士气和浪费,还会被其他商家和客人蛐蛐。
“阿姐,手酸了。”
林木栎委屈巴巴,一副可怜相。
“那就休息一会,换我来。”
林木槿接着搅拌。
“有点粘稠了…”
又开始了加水,这次就不敢大量了,少量少量的来。
这样搅拌起来轻松不少。
“不行了,不行了,你来。”
可手臂还是很快就酸了。
就这样姐弟两人轮着班搅了两大盆。
搅完了两人都捂着胳膊瘫沙发上了。
左手揉右胳膊,右手揉左胳膊。
林堂哥就是这时候回家的。
“阿哥。”x2
林堂哥就道,“菜都放厨房了,我喝口水。”
林木槿赶紧让地方,“阿哥你坐会,我给你倒水。”
林堂哥摆摆手,表示自己来。“我买了十斤猪肉,十二斤海鲜,十根鲜玉米,五斤鸡蛋、两斤花甲、一斤牛肉、两块豆腐和一把青菜。”
林木槿听出来了,堂哥将家里的午饭、晚饭也买回来了。
看了下时间,九点半了,真不能歇了。
“我去剁肉。”
林木栎也跟着站起来了,“我来剥虾。”
林堂哥喝完水,“我来剁肉,阿妹你搓玉米,那个你弄的好。”
“阿哥,猪肉差不多了,剩下的我来,你和小栎先去送一趟吧。”林木槿建议道。
主要是一趟送不过去。
林堂哥放下菜刀,看了眼有点满的桶,“行。”
林木栎想挠头,“我全程拎着啊,胳膊得废。”
林堂哥想了想,“干脆绑后座上吧,反正桶有盖子,道路不平我就下车推着。”
林木槿看向林木栎,“那你就别去了,继续剥虾吧。”
林木栎嘟囔,“我也没说要去啊。”
林木槿跟着堂哥下楼去了,帮着将桶绑得紧实。
看着林堂哥一手把车把一手在背面扶着水桶,骑的很是小心平稳。
直到车子拐弯了,她才再次上楼。
继续剁肉馅,不忘催促林木栎快点。
肉馅剁完了,放入玉米粒,再加各种调料。
接着给虾仁码味。
这还没完,还得和面,用量大概是早上的一点五倍,仍然是一半热水一半凉水。
不用使劲揉,醒发二十来分钟再揉会容易很多。
所以姐弟俩又可以瘫一会了。
林堂哥再次回来已经是大半个小时之后了。
林木槿和林木栎早就准备好了,一人手里一个菜盆。
一个装的是煎饺面。
一个自然是煎饺馅,包括虾仁。
为了节省工具,林木槿将虾仁放到了肉馅上,但泾渭分明,没有搅和在一起。
林堂哥还是驮夫,前面一个,后面一个。
——————
林木槿负责蒸面皮,林堂姐负责煎饺,林木栎包了茶叶蛋和酸梅汤,林堂哥和林阿伯两个人负责收钱。
本来林木槿她们还在不远处免费试吃拉客引流的,可美食车这边客人越来越多,林堂姐一个人搞不定,她们就只能回去帮忙了。
一直忙到快下午一点半才算接住了这波客流。
大家伙都累并爽着。
林堂姐继续做热面皮和煎饺,这次是家里人的午饭。
回家做太浪费时间了,大家都饿狠了。
林木槿让林木栎帮忙打下手,她再次盘货。
素菜已经光盆了。
因为第二次送了一整桶面糊糊没有配素菜,用的就是早上剩下的那些。
茶叶蛋还剩一个,一目了然。
酸梅汤卖光了,中午太热了,加上才一蚊一杯,自然卖的快了。
送过来的第二桶面糊糊也没剩多少了,全家一人一碗之后还能有几份的样子。
煎饺也剩的不多了,中午有很多客人外带。
用塑料袋直接打包带走。
“阿妹来吃饭。”
林木槿扭头就看到了堂姐递过来的碗,“自己调料。”
林木槿看着空空的素菜盆,又多舀了勺辣椒油。
快速吃光光,还有点没吃饱,又吃了五个煎饺才算完。
“阿姐,咱们收工吧。”
林木槿觉得再留下没有必要了。
林堂姐有些舍不得,人气这么高,“还有晚饭呢。”
现在走了得少挣多少钱啊。
林堂哥一锤定音,“回吧,今天第一次摆摊,准备的有点不充分,回家咱们一起讨论讨论,看看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林木槿给堂哥竖起大拇指,看来家里堂哥更适合做生意呢。
又给林堂姐使眼色,让她看看林阿伯。
阿伯毕竟还没完全养回来,脸上挂着些许疲倦。
林堂姐只能少数服从多数,开始收拾。
众人也赶紧帮忙。
林阿伯这次没用大家再起哄,直接坐在了美食车里。
林堂哥负责推车。
其他人也没骑自行车,推着走的,大家边走边聊。
“阿妹,我都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林堂姐有些溢于言表。
林木槿心道,她也没想到。
她低估了前世常见的一些生意手段,比如美食车的吸睛设计,再比如免费试吃。
也低估了前世一些美食博主的小妙招,都是多少年才实验出来的精华啊。
兴奋的林堂姐根本不需要回答,已经开始畅想明天,“阿妹,明天我要做两大桶糊糊,要不然不够卖的。哎呀桶不够用了,一会去铺子再买两个,还有碗,也再买十个。”
林木槿补充道,“还得买面粉。”
今天面粉的用量有点超了,不只煎饺要用面,还有第二份大量面糊糊也用了不少。
没想到第一天摆摊就需要补货,侧面印证了生意火爆。
“阿姐,回家别忘了记账。”
这样才好算挣了多少。
第39章 记账教林堂姐记账…
第三十九章
林木槿将自己锁在屋里疯狂赶稿。
她要将明日的四千字写出来。
这样明天她还能跟着去摆摊。
明天林堂哥就得正常上班了,她们可是缺了一员大将呢。
她就不能再缺席了。
主要是她没预料到生意这么好,而且客流量明显集中。
这样只堂姐一人,虽然是老手也会忙乱,出餐速度慢又会影响客人心情,会导致恶性循环的,所以她可能要跟一段时间。
热面皮是特色小吃,人们现在好奇,加上便宜愿意尝试,但不会天天吃,所以一段时间后会有个回落,然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那时候她就可以安心在家写稿了。
今天林堂姐太高兴了,她也没必要泼冷水。
不过后面还是要提醒的,要不然家里没冰箱,备料太多可是会浪费的。
“咚咚咚…阿姐快出来,阿哥和大阿姐买了雪糕。”
林木槿快速将本子再次藏入枕头底下,“来了,来了。”
雪糕她所欲也。
一家人围坐在沙发、凳子上,吹着吊扇吃着雪糕,很是惬意。
林堂哥率先开口,“咱家这门生意算是做起来了。”
林木槿将雪糕放进嘴里,用牙咬着,空出双手啪啪鼓掌。
其他人慢半拍也鼓起掌来。
林堂哥等掌声停了再次说道,“都谈谈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林堂姐想了想,“有点乱。我乱老豆乱客人也乱。”
林木槿就道,“这边顾客也没排队的,都挤在一处,还都想立马拿到吃的,可不乱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除非有一个人专门安排他们排队。
林堂姐就道,“我刚才又买了三层蒸屉,这样一下子可以蒸六张面皮,能省不少事。还有煎饺我现在有经验了,也不用看着了,到时间开锅盖就行了。”
林阿伯也发言了,“我收钱有点慢,怕收到假的。”
林木槿开着玩笑,“阿伯你天天摸钱,熟能生巧之后都不用眼睛看,手一摸就知道真假,那时候想不快都不行。”
林阿伯哈哈笑,“那可厉害了。”
林堂姐又说道,“那个茶叶蛋不用给剥,让客人自己剥就行。”
林木槿觉得可以,“别直接放面皮上,可以放客人手里。对了,咱们可以准备一盒免费抽纸,客人手脏了就抽一张擦擦。”
别小看这免费抽纸,能解决不少问题呢。
客人也会觉得她们周到、暖心,从而增加顾客粘性。
林堂姐又心疼了,“白给用啊?”
林木槿确定的点头,然后将好处掰开来讲给她们。
林堂哥拍板道,“买,明天去铺子里买。”
林堂姐也不再反对了,“免费就免费吧。明早我准备买十八斤猪肉,够不够?”
林木槿听出堂姐的心气了,她问“够不够”,而不是“多么”。“差不多了,咱们卖完就回家。”
林堂姐显然是不愿意的。
看来是打算明天坚持到底了。
林木槿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猪肉十八斤,海虾得二十二三斤才够,明早我和你一起去早市吧,食材有点多呢。”
她只庆幸堂哥、堂姐将面粉给买了,一口气买了两百斤。
林堂哥插话道,“早市我和小棋去就行了。”
林堂姐提醒,“阿哥,你明天还要上班的。”
林堂哥不在乎的说道,“从早市回来才四点多,怎么会耽误上班,今天晚上我早点睡就是了。”
林阿伯道,“还是让阿柏跟着吧。”
这样也让人放心,万一被烂仔盯上俩小姑娘就太危险了。
林木槿偷么松口气,太好了!不用起那么早了。
而且她可能还要熬夜赶稿,再早起,一天两天可以凭借年轻硬扛,时间长了要伤身的。
要不再请几天假?
估计是不成的,今天回家的时顺路给王主编电话,对方说明天《褪色》就要开始连载了,还问她可不可以多交稿呢。
她哪有时间,自然是坚决拒绝。
不多交稿,也不能不交吧。
不得不说,王主编还是挺够意思的。
没到结款日,人家也一分不差的给钱了。
之前请了两天假没交稿,也同意了。
再请有点张不开嘴。
所以稿子还得继续写,身体又是革命的本钱,她一点不想糟蹋,那就只有尽量抓零碎时间了。
其实还是有的。
早上九点过后到中午十一点之前就很空闲。
下午一点半之后人流量也会变少,林堂姐一个人完全可以应付。
有自行车,她就能抢三四个小时出来。
晚上再写一个小时,四千字完全不是问题。
这样晚上十点就可以睡觉,早上五点起床,睡七个小时也差不多了。
林木槿越想越可行,想的就有点入神,然后被林堂姐吓一跳,她突然站起,风风火火的跑进了卧室。
不一会,就拿着纸笔出来了,“我要记账,阿妹这账本怎么记?”
林木槿也没专门学过会计专业,但一点浅薄的记账还是会的。
只是一个小食铺的日常账,又不是做假账。
“阿姐本子给我。”林木槿伸手要纸笔。
开始画表格,上面有日期,下面就是一个大竖线,纸页一分为二。
“阿姐,这个日期必须填,这样方便查账。”林木槿给堂姐讲解。
林堂哥和林木栎也都凑了过来。
林木槿更加耐心了,“很简单的,左边是花出去的钱,右边是挣的钱,最后是合计,看到底挣了多少,不难吧?”
林堂姐眼睛大睁,嘴里喃喃,“记账原来真不难啊。”
林木栎附和点头,“太简单了,一看就会。”
原来阿姐是让他学这个么,他觉得不用专门学呢。
林木槿有点脸红,“这个就是最简单的记账,人家大厂子涉及资金多的肯定不能这么记。每项都要记清楚的,比如原料采购就包括采购单、入库单这些,反正很复杂,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楚的。”
林堂姐却道,“还是简单的好,我现在就开始记!”
林木槿提醒道,“阿姐,那就从头开始记,包括美食车、煤气罐、大铁锅这些…”
林堂姐有点傻眼,“那些也记,那…那今天岂不是还得亏钱?”
第40章 分钱日销售两千多…
第四十章
林木槿没有帮忙记录,都是林堂姐亲自动手的。
她负责查缺补漏,比如提醒还买了什么花了多少蚊。
林堂姐嘟囔着,“买的也太多,一页纸居然不够。”
林木槿就道,“遇到这种情况,也这样画表格,然后写上同样的日期,这样查账的时候就知道这两页是一个账了。”
林堂姐点头,表示又学到了一招。
林木槿没说其他的办法,比如在纸页底部写页数,1,123,12,123…之类的。
这样很容易就看出来,有1开头的就是一个新的记账日期。
比如123就是这三页是一天的账本*,因为下一页不是4而是1。
“阿姐,你先算着,我回屋赶稿了。”林木槿想着现在多写点,晚上就能早点睡了。
她还在长身体呢,多睡点总是好的。
林堂姐摆手,“去吧,去吧。”
林木槿进屋下意识的锁了门,还听见堂姐在说,“怎么又锁门,也不嫌热。”
林木槿吐了吐舌头,就当没听见。
很快就将心神都沉浸到了小说上。
“阿妹,阿妹,快过来!”
林木槿快速写完整个句子,收好本子,“来了。”
“阿妹快来,钱数出来了!”林堂姐对她狂招手,手指都出残影了。
林木槿扒拉开林木栎,“多少?”
林堂姐压着嘴角,声音带着颤音,“我们刚才将钱数了两遍,一共是…”
她还想卖个关子,结果被林木栎嘴快的给抢答了,“两千二百六十八蚊。”
林木槿嘴巴成O型,“这么多么。”
知道今天开门爆,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多。
林堂姐还是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们一起数了两遍,绝对差不了。”
林木槿还是伸手,“让我看看账本。”
林堂姐有点不好意思,“那个账本还没记完,我记不得煎饺、热面皮都卖了多少钱,钱都是一起收的。”
林木槿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她又犯常识性错误了,现在可没电子支付可以查清每一笔订单。“是我想差了,可以直接记录钱数,然后再记一些笼统的信息,比如面糊糊两桶,煎饺馅两盆这类的。”
林堂姐点头,“这么记的话我会。”
林木槿看了眼合计,还亏两千多,当时买的东西有些多再加上管理费也没少花。
虽然林堂姐没记录净利润,她也可以估算。
之前她算热面皮的成本大概在两蚊,算上人工水电机器损耗外包装等等为四蚊。
可林堂姐和林阿伯还卖煎饺、酸梅汤呢,人工费就得降低,而且当时她只估算每天卖六十碗热面皮,可今天绝对超过了二百碗,各种损耗还得再降。
那么一碗热面皮得成本绝对不超过三蚊,每碗的纯利润大概就在百分之六十二到六十五之间。
所以今天的纯利润相当可观呢。
“阿妹,这些钱放哪啊?”林堂姐有点忧心忡忡,“白天家里都没人,有锁头也不安全啊。”
林木槿就道,“可以办一张存折嘛。”
林阿伯说道,“这买卖是你要做的,你去开折子。”
林木槿倒是没拒绝,而是说道,“当时咱们讲好的,我只占一半,阿伯和阿姐占两成,其余三成是公共的,以后进货和家里花费都从这三成出,所以这钱要分也是分三份。”
林阿伯摆手,“我也没做什么,就不用分了。”
林木槿假装生气,“阿伯这都是讲好的,你又变卦,那我要不要分了。”
林阿伯赶紧哄道,“我那份给你。”
林木槿坚决摇头,“我不要,我都有一半了。就这么定了,阿姐分钱。”
林堂姐不确定问了句,“现在分?”
林木槿斩钉截铁,“立马分。”
林堂姐嘴巴咧着,“两千二百六十八除以二是…嗯…”
卡住了,数字有点大,一下子没口算出来。
又是林木栎给抢的答,这回算是救场。“一千一百三十四。”
林堂姐看向林木槿,见她点头,开始数钱,“阿妹,给你钱。”
林堂姐看向林木栎,“阿弟,我和老豆该分多少?”
林木栎回答,“一千一百三十四除以五乘以二,约等于四百五十四,你和阿伯每人二百二十七蚊。”
林堂姐再次开始数钱,“老豆这是你的,哈哈…这是我的!明天我就去存了。”她有存折,可又想到红火的生意,“不行没时间啊。”
林阿伯还是接了钱,虽然绷着脸,可熟悉他的人还可以看出他的高兴。
这才对嘛,谁不爱小钱钱呢。
林木槿也超爱的,就不调侃老头了,再给逗害羞了。
就接了堂姐的话头,“可以存,九点多那会没什么客人,我可以顶住,你去银行就行。”
接着开始数钱,“阿哥,这是还你的钱,先还一千。”
剩下的明天再还了。
包括这两次阿哥买面粉、食材的钱,加起来又得七百多。
分的钱不够,加上兜里的钱仍然不够。
真不是她不想一把还清。
林堂哥没接,“我不着急用钱。”
林木槿直接塞了过去,“这叫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林堂哥还是笑着将钱收了。
林堂姐突然道,“阿哥买菜买面的钱应该从这三成里出吧,好像不太够。”有点尴尬了。
林木槿就道,“阿姐,那时候这三成还没有呢,再说这钱你明早还要买食材呢。”
所以这钱还是她来还,算作前期投资,反正只有这一次,以后自然是由那三成出了。
“对了阿姐,分钱也要记账的,还有那三成怎么花费的也得记录,最好再拿一个新本,和手上的账本区别开,那个账本更好记,开头日期,然后写一个钱数,就是每天分账剩下的三成,之后就是每笔花费,比如去买猪肉、海虾这些。”
林堂姐有点糊涂了,“那两个账本不是重复了。”
林木槿解释道,“不重复。第一个账本是记录生意日常流水的。第二个账本是记录消费的,包括家庭消费支出。”
林堂姐似懂非懂,有些“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感觉,“好吧,那我再找个本子。”
林木槿也就不再多解释,怕越解释她越迷糊,实际操作两次就懂了,转移了话题道,“阿姐,欠你的一千蚊明天再给了。”
林堂姐笑呵呵的道,“没事,没事,不怕你赖账。”
一天就挣一千多,哪里会差她那点钱了。
不过,“剩下的钱(公共三成)谁管?”
林木槿就道,“自然是你管啊,你每天都要买食材的。”
林堂姐想想也是,“我会单独开个折子。”
得和自己钱分开。
林木栎嘟着嘴,“就我没钱呗。”
林木槿数出一百蚊,“给!”
林木栎立马接过,呲着大牙,“谢谢阿姐。”
林木槿咳嗽了声,“你别高兴的太早了,这钱是让你买菜的,明天晚饭咱们庆祝一下,多买几样硬菜。”
林木栎委屈巴巴看着手里的钱,“不是给我的啊。”
林木槿和他“强词夺理”,“你就说买了好吃的你吃不吃吧。”
林木栎哼了声,“吃!我吃三大份!”
林木槿才不怕,“不怕撑你就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