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震惊!但又……不太震惊了。
一定是利奥波德!好家伙!你真是搞了个大的!
电台播音员的声音颤抖激动:据可靠消息,德国封锁了元首身亡的消息,德国群众还不知道此事,我们英国应该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这个好消息的国家!
倒也是,苏德战争如火如荼,此时忽然报道元首挂了,那德国军民的人心就散了。
你们英国佬怎么知道的呢?一定是MI6立功啦!
英国群众正因为康诺特公爵阵亡感到沮丧,战争狂人希特勒之死必定会为全体国民打一剂强心针,恰逢其时。
不过,就像凯瑟琳之前考虑过的,杀死一个人很简单,难办的是后续。
谁是继任?继任会怎么办?是跟英美苏媾和,还是继续作战?
德军和政府高层中一直存在议和派,从1939年宣战后,德国一直有人接触英国内阁,想要和谈,但都被坚定的主战派丘吉尔挡回去了。
想必他们也会试探史达林的态度。但当时是希特勒掌权,丘吉尔、史达林都不会答应与希特勒媾和。
但要是换了一个更明智更温和的人掌权呢?你们MI6光顾着高兴希特勒死了,倒是打听一下继任是谁呀!
*
亚历珊德拉愤恨的啐了一口,“他活该!他要是早死一个月,我的阿拉斯泰尔也不会死了!”
啊,这倒是很有可能的。
基克激动得站起又坐下,接着又站起来,“我得给爸爸打电话,问问他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肯尼迪大使凌晨就接到电报了,但他不敢确定,因此一直在等其他方面的消息来验证。一定要确认后才能通知华盛顿,所以也没有立即通知凯瑟琳。
凯瑟琳表示理解。
此时应该伦敦华盛顿莫斯科全都忙得团团转了吧。
今天晚些时候还会有急得热锅蚂蚁的猪队友意大利,不是猪队友的日本。
哈哈!
凯瑟琳顿觉神清气爽。
基克挂了电话,急不吼吼的问:“接下来会怎么样?会停战吗?会和谈吗?”
凯瑟琳也在思考这个重要问题。
“不好说,要看希特勒是否指定继任,可能会是希姆莱,或者……不太会是古德里安和隆美尔,他们是前线指挥官。”
“戈培尔呢?”
“戈培尔不适合成为元首。希姆莱、戈林、罗森堡、斯佩尔,可能会是这4人中的二人。他应该将总统与总理分开,希姆莱总统,再选一人担任总理。纳/粹/党的秘书长马丁鲍曼也有可能。”斯佩尔是装备部、建筑部部长,罗森堡则是纳/粹/党的精神领袖。
这几个就是德国军政界的牌面人物、希特勒的亲信了。
“德国……会和谈吗?”亚历珊德拉问。
“是否和谈已经不是德国肯不肯的问题了,是英美苏愿不愿意的问题。”
“和谈不好吗?”基克说:“和谈意味着不用打仗了。”
倒也是。
凯瑟琳慎重思考了好一会儿,“有可能,德国议和派实际很多。但和谈也是会失败的,到时候还是要打。”
“别打了。”基克忧心忡忡。
“担心比利吗?”
“是啊,他只是退出现役,可仍然是预备役军官。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接受和谈吗?”
“接受。谈判的技巧就是慢慢谈,和谈期间停战,大家都能喘口气。苏军损失惨重,德军同样。对英国美国来说,他们也能停下轰炸战略目标。德军U型潜艇全部返回军港。”
基克连连点头:好好,这样最好了!这样大哥也不用飞任务啦。
*
凯瑟琳随后给巴尔勒莫尔城堡打电话,乔治国王也很兴奋,已经在畅想停战和谈了。欧洲本土是没有英国军队了,但北非战场可是一直在打的。英军之前被隆美尔按着打,要不是德军后勤跟不上,英军早就被打穿防线、逃回本土了。现在北非战场主要以英军、加军、澳军、印军以及一小部分美国海军陆战队组成盟军,对抗以德军一支装甲部队为核心的轴心国联军。
RAF的损失也相当巨大,去年阵亡数万人,国王每次看到阵亡人数报告都会心绞痛:这都是人命、都是钱呀!
20世纪最宝贵的是什么?是人才呀!
飞行员几乎都是高学历,这就意味着一定是国家的精英,每损失一名飞行员都是国家的巨大损失。轰炸机机组成员也都是优中选优,每一个放在
普通公司都会是专业人员。
每一份阵亡通知书都代表一个家庭破碎了。
国王感同身受:他的弟弟肯特公爵也死于战争。
乔治六世上午便乘车到马尔洛奇庄园,激动得跟凯瑟琳讨论和谈的可能性。他当然想和谈,但德国别想提什么条件和要求。丘吉尔也比较倾向于和谈,罗斯福不好说,史达林大概率也想和谈,毕竟苏军伤亡率高得吓人。
MI6特工陆续发回密电,密电内容随后也发至华盛顿,伦敦——华盛顿之间的电报、电话疯狂往来。
丘吉尔表示还要观望。
肯尼迪大使则是赞成和谈的,如果不用送美国士兵去死,他当然大力支持。
罗斯福的意思也渐渐清晰,能和谈就和谈,军队损失要力求降到最低。毕竟美军还在太平洋苦战呢,损失惨重。
日军跟德军完全不同,相当不做人,他们对待战俘简直不当人看待,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丛林中命令7.5万美菲联军战俘急行军上百公里,6天的行军途中因为缺医少食、虐杀等原因死亡1.5万人,后续在战俘集中营又死亡2.6万人,其中美军有1.1万多人死于这场名为“巴丹死亡行军”的惨案。
在太平洋海岛上日军更是杀光所有投降美军,宣称对俘虏“一个不留”。这激发了海军官兵的愤怒,随后,美国海军也宣布不留日军俘虏——还因为日军惯用诈降,他们会身绑手榴弹,走到美军附近后拉响手榴弹来个“玉碎”。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现在奉行的也是“杀光小日本”命令,不留俘虏,也不接受投降。
*
凯瑟琳提供的建议是德国无条件投降、公审战争罪犯、赔偿各国的战争损失。德国在二战后是被英美苏法瓜分成4块,苏联控制的地区之后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中文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英美法控制的地区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瓜分德国的前提是盟军各国军队都打进了德国本土,德国根本无法说“不”。如今盟军军队都还距离德国本土远着呢。
她倒不是同情德国人,只是希望利奥波德的牺牲更有意义,他希望德国能保存——幸存,而不是被同盟国瓜分。
她并不希望同盟国军队进入德国,无论古今,战败国的下场都很糟糕,最糟糕的会是女人和孩子,英美法苏的军队进入德国境内一定会报复,虐杀、屠杀、□□,罪行会多不胜数。
“骑士精神”这种“高贵品格”,在一战的时候就已经完蛋了。
但她也只能“建议”,至于会不会有和谈,她无法决定,只能尽力促成。
*
凯瑟琳在马尔洛奇庄园住了一周,多亏有基克留下来陪她,不然要她整天面对凄凄切切的亚历珊德拉,她也会受不了。
基克是个天真又可爱的女孩,她之前就认识了亚历珊德拉,很愿意陪着她俩。她劝亚历珊德拉多出去走动走动,还有小米沙呢,奥莉娅太伤心,无法照顾孩子。
亚历珊德拉只好负担起了照顾米沙的重任。
基克又拉凯瑟琳出去骑马。阿伯丁郡的夏日十分凉爽,凯恩戈姆山的景色也极好,山峦迭起,河流潺潺。
基克心系柏林,希望和谈尽快开始,这样哥哥们就会安全,他们会退役、回家;卡文迪许兄弟也不用上前线了,他们会活下来。
她在伦敦认识的那些年轻男人也会活下来,她不愿意见到任何人因为战争而死去。
*
乔的假期还有两周,这两周他都在伦敦的大使官邸,每晚给凯瑟琳打电话通报德国政局:希姆莱继任总统,斯佩尔出任总理,两人在希特勒死亡之后不到6小时便宣誓就职;他们分别致电伦敦和莫斯科,要求先停火,然后安排合适的人选与地点进行和谈;
华盛顿致电伦敦,要求对德国只能接受无条件投降;
伦敦正在想办法了解莫斯科的意思;
史达林派专人给丘吉尔送信,同样提出只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
希姆莱与斯佩尔要求保证德国领土的完整,不能再像一战那样把德国领土划给其他国家(几乎特指法国)。
丘吉尔不知态度如何,史达林表示不同意,罗斯福说再等等。
凯瑟琳决定去伦敦会一会丘吉尔。
*
“你要留下米沙吗?”亚历珊德拉祈求的眼神,似乎在说“别带走孩子”。
凯瑟琳倒是不介意亚历珊德拉抚养米沙,以亚历珊德拉教育孩子的方法,米沙会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个好人,一位优秀的继承人。
“我把雅顿先生留下来,他人很好,对我极为忠诚,也很有能力。有他在你和米沙身边,我会很放心。”
亚历珊德拉欣喜的点头。
“再说我现在还不会离开,我想在伦敦留到和谈之后再走,如果他们在月底之前就能开始和谈的话。”
“月底再走吗?”
“对。我不能离开我的国家太长时间。你可以每年秋天带米沙去罗马岛,米沙是王子,他不能一直在英国。”
“能让米沙在英国上学吗?他可以进伊顿。”
“还有好几年,可以到时候再说。”凯瑟琳委婉的说。
亚历珊德拉只好接受。
*
返回伦敦后,住在梅菲尔芒特街54号亚历珊德拉的府邸中,这里也是阿拉斯泰尔的出生地。
亚历珊德拉还保留着独子的房间,凯瑟琳之前从未住过这儿。女佣换了床具,凯瑟琳带着米沙来到房间。
“这里是Papa小时候住过的房间,你以后住在这里,跟Nanny住在一起,好吗?”
“好的,妈妈。妈妈,你也和宝贝住在一起吗?”
“不,妈妈要回去,回罗马岛。”
米沙震惊的瞪大眼睛,“妈妈!”
凯瑟琳忙说:“你陪Nanny住几个月,妈妈就派飞机来接你们回罗马岛。”
小孩不知道“几个月”具体有多久,想了想,点点头,“好吧。宝贝答应你,会乖乖的。”
凯瑟琳摸了摸孩子的小脑袋,“你是妈妈的好孩子,Papa也以你为荣。”
“我想Papa了,他什么时候能从天上下来?”
孩子仍然不懂“死亡”到底是什么意思。
*
凯瑟琳在白金汉宫会见了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没错,她认为和谈是最符合欧洲利益的事情,英国不会想要继续作战。尽快结束战争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除非那些将军想立功。
这句话差点让丘吉尔破防:这让国王要怎么看我呀!意思是说我只想给自己刷政绩而不顾士兵的死活?
国王对首相的任免没有决定权,但如果国王对首相投不信任票,首相也干不长久。
他谨慎的表示,他代表英国可以接受和谈,但这事他一个人说了不算,要史达林和罗斯福都同意和谈才行。
这就要牵涉到各国博弈问题了,各国都想尽可能的得到利益,法国想要鲁尔区(煤矿),美国可能想要克虏伯(军工钢铁企业),英国苏联想要科技和科学家。他们这次也许没法分割德国,但德国必须付出代价。
“盟军可以在和谈签订后派遣维和部队进入柏林。”
“维和部队?”
“维持和平部队。罗斯福不是想建立一个国际联盟组织吗?让各国提供一定数量的士兵组成这支不代表任何国家的部队。这样可以避免你们互相起疑心。”
丘吉尔笑了笑:这个提议还挺有创意的。
“你不会希望苏军进入德国境内,只有所有国家都不进入德国才能保持平衡。”
丘吉尔表示你说的对。他很感慨,几年前那个过于年轻的王后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了,她今天所说的话实际是想保全德国不被分割,很天真,但根据现有情况来说居然很合理、很有可能。参与和谈的几个国家都会想要得到更多、阻止别国得到更多,那么为了维持“平衡”,各国就会互相约定,不会派遣真正的军队进入德国。
“你知道‘曼哈顿计划’吗?”凯瑟琳问。
“——你怎么知道的?”丘吉尔这下子算是震惊了。
他撇了一眼一旁默默旁听的乔治国王,他敢说国王都不知道这个计划。乔治国王果然一脸迷惑不解。
“罗斯福总统亲口告诉我的。”凯瑟琳高深莫测的微笑,“你知道他们还有一年就会研制成功吗?”
丘吉尔内心惊涛骇浪,表面云淡风轻,“罗斯福也向我通报过研制进度。”
呵呵,才怪!不到真正研制成功,罗斯福根本不会告诉你。
“超级武器可不能只有一个国家拥有,我希望英国也能尽快拥有。你同意吗,丘吉尔先生?”
丘吉尔又瞥了一眼国王,国王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什么,但小表妹说的总没错,他便点头表示赞同。
“你说的对。”不管怎么说,前任王后一定还是心向英国的。他当然同样认为如果只有美国掌握了超级武器会很可怕。
“罗斯福是否已经建议跟你见面开会讨论和谈的事宜?”
“是的,他建议在魁北克市举行一个……一个秘密会议。”丘吉尔在想到底是谁透露了秘密会议的消息?该死!唐宁街10号的人不知道什么叫“保密”吗?!
“我想参加这次会议。你看可以吗?”
丘吉尔本能的想说“女人,你在说啥”,但显然前任王后、现在的俄国女皇不接受拒绝。
*
苏联的消息传来,史达林将与斯佩尔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进行和谈。苏联几乎不跟英美商量和谈的细节,搞得丘吉尔恼火不已,担心苏德单独媾和。更担心苏德不打了,反而结成联盟,合伙对付英美。
凯瑟琳大叹:你们这些男人还能不能保留一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你们这样会很危险的!要知道现在德军还是超级能打!斯佩尔这人非常能搞经济和生产,他之前就在做统合德国本土与占领区的资源和生产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错,德国企业今年的产能比去年增加了至少70%。
要是太贪婪,斯佩尔和希姆莱没准会一怒之下不和谈了!
不,她不允许!利奥波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达成了现在的局势,她不允许这些贪婪的猪给破坏了。
凯瑟琳要求用唐宁街10号的专线电话打给史达林。
“你好,史达林同志。我是奥尔加米哈伊洛夫娜罗曼诺娃。”
电话那头沉默了差不多有一分钟,男人低沉的声音响起,“你好,罗曼诺娃女士。”
*
英国,康沃尔郡,圣埃瓦尔空军基地。
四国和谈仍在进行,和谈地点在斯德哥尔摩,各国都同意在这个中立国进行和谈。停火协议则是在希特勒死后第三天开始。
和谈没有谈好、签订和约,所有参战国的军队都在等待,没有立即撤走。
110航空队一片宁静祥和,人人都想早点结束战争,早点回家。
年轻男人兴冲冲的谈论家乡的女友或妻子孩子,很可惜,肯尼迪中尉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
英媒报道,俄罗斯帝国的叶卡捷琳娜陛下参与了和谈与和谈前期的几次会议,报道并不详细,没有说年轻陛下究竟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只说在女皇的斡旋下,让各国都达成了“意见统一”。
说人话就是“达成了利益分配的平衡”。
盟军不会进入德国本土;德军撤出被占领区,返回德国本土;德国新政府解散军队,只允许留一支10万人的国民警备队;德国领土保持完整,将但泽市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泽市由德国人管理,波兰拥有但泽港口的一半使用权。
由英美法苏丹挪6国各派遣1000名士兵组成“维持和平部队”进驻柏林,接管柏林的军事防卫,这是凯瑟琳的提议。国家越多就越会扯皮,柏林市将处于同盟国的军事监控下。
乔看着报纸上的报道,想着即使他也不可能想出比这个更好的办法来了。凯瑟琳要避免美苏得到更多的利益,还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她参与和谈实在非常微妙,英美都会觉得她是“自己人”,史达林也会认为有她作为“缓冲区”会更好。
众所周知,外交关系中,让对方真正“了解”你的意思非常重要。有一个双方乃至多方都信任的“中间人”非常重要。
如今,整个基地人人都爱肯尼迪中尉。
就连那些英国佬也不再对他阴阳怪气,上次揍他的那几个英国佬还挺扭扭捏捏的专门来向他道歉,并送了他一整箱极好的威士忌。
他们没说是为什么道歉,迟来的道歉多少有点可笑。
美国同僚们则是纷纷表示,肯尼迪中尉你很了不起呀!你的心上人太了不起了!为女皇陛下干杯!
于是喝完了那一箱威士忌。
所以我是沾了陛下的荣光?
乔昂首挺胸,
胸前的勋章更闪亮了。
英国皇家空军为他和威利中尉颁发了第一级“乔治十字勋章”,这枚勋章旨在表彰非战斗行动中具有杰出表现的军民。肯尼迪中尉、威利中尉在此前诺福克郡的搜寻行动中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是有可能会被德国空军袭击的),特此授勋。
相比英国佬的别扭,美国佬都觉得年轻的女皇陛下也不可能一直守寡吧?陛下才24岁,青春貌美,肯尼迪中尉既有钱又英俊,怎么不可以成为陛下的丈夫呢?那必须可以!
美国佬不是太讲究血统,因此几乎没有英国佬那种纠结和……对血统的鄙夷。
乔重新燃起了希望,他1个月前离开马尔洛奇庄园的时候还在担心自己会在哪一次任务中阵亡呢。凯瑟琳恐怕再也接受不了又死了一个丈夫吧。
现在,好像希望增加了。
他来到自己的飞机下,这是第二架分配给他的PB4Y-1轰炸机,有着庞大的身躯和超强续航能力,如果机上只有他和副驾驶,能从康沃尔飞到波士顿。
斜阳照在轰炸机上,给这架身形庞大的飞机镀上一圈金边。
他给第二架座机起名叫“FearlessCatherine”,无畏的凯瑟琳。机头驾驶舱下面用金色油漆写着漂亮的花体字,他自己一笔一划写上去的。当时的心情好极了。
现在的心情也好极了。
他轻拍机头:他最后一次驾驶她会是海航撤离英国,他会很高兴能回家。
GoHome,多美好的词!
他恍惚听到似乎有人喊他的名字,Joe,Joe!
真好笑,是因为太想念她了吗?怎么好像是凯特的声音?
Joe,Joe!
喊声越来越近,伴随着轻微的汽车引擎声。
*
他甜蜜的心上人来了。
*
他向那辆吉普车奔跑过去,向着他的心上人奔跑。
他的心跳剧烈。
他的爱意汹涌。
*
青春美貌的一国之君,年轻英俊的海军飞行员,她刚征服了世界,而他,心甘情愿被她征服。
眼眸清澈如叶卡捷琳娜湖,眼眸中只有对方的面容。
风从郊外的原野上吹来,夕阳如金,夕阳如血。
*
这是如此美好的一天。
他将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
今后,还会有许多许多值得记住的美好时光。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