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目光相对,黎白榆霎时有些不知所措。
事实上直到今日,直到眼前这一刻,黎白榆看严野客依然没有额外的特殊感觉。
也没能真正回忆起这人对他的不可或缺。
再联想到医生说过的和失忆一起的情感丧失,黎白榆更生出了一点隐隐的歉意。
或许,是他单方面地丢失了许多。
而不远处的alpha看了他一眼,垂眸在屏幕上按了几下。
接着,黎白榆手中的手机也震了一下。
略显空荡的对话页面又弹出了一道红色,黎白榆看到严野客也给他转账了。
而且是刚才黎白榆尝试支付密码时金额的100倍。
——黎白榆转了六块,严野客给他转账了六百。
“……欸?”
黎白榆意外,就听到严野客说。
“庆祝你出院。”
黎白榆张了张嘴,到底还是没拒绝。
毕竟是好意。
之前黎白榆给人银行卡打钱时,担心自己有什么款项遗漏,就有意比估算出的数额转得更多。
这次,他也只是把对方的转账记录保存到了收藏里记下来。
准备下回找个机会再给人打回去。
而黎白榆会转6元,则是因为他的数字习惯。
beta学生物,经常做实验。实验这种事既科学又理性,但不算完全规律。
有时候即使做到了百分之百,实验数据能不能复现,也还是需要一点天意。
所以平时的日常中,黎白榆偶尔也会注意这个。
东方人骨子里的习惯,6和8比较好看。
或许,也算是一种严谨的科学式迷信。
“嗡嗡。”
紧接着黎白榆的手机又震了两下,是严野客又转了两个红包过来。
一个八十,一个八块。
两人原本空白的聊天界面中,顿时填满了耀目喜庆的红。
“?”
黎白榆抬头,就见严野客收起了手机,语气平静。
“688,这个数字好看。”
黎白榆:“……”
看来,学金融的可能更迷信一点。
严野客再度离开了客厅,黎白榆则坐在落地窗边,继续看起了自己的平板。
他的pad上也有微信,不过登录之后,黎白榆就发现,上面留存的聊天记录很少。
且大部分间隔挺久,基本都是和校内同学的学业沟通。
看来自己用平板登录微信的次数并不多。
黎白榆也没意外。
毕竟电脑和平板同时登陆时,微信会被挤掉。
因为上次登陆的时间比较早,里面也没有和严野客的聊天记录。
不过这次,alpha不在旁边,黎白榆想了想,点开了严野客的朋友圈。
严野客的朋友圈并没有设置时间限制,他和黎白榆一样,动态内容也非常少,两只手都能数过来。
而且基本都是转发的资讯信息,黎白榆点开看了看,发现里面写着什么量化投资、基金管理。
是他不太了解的领域。
不过确实,都与金融相关。
而在一众的专业动态之中,还有一条内容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那条朋友圈也是一个转发的链接,但与金融无关,而是一场摩托车越野锦标赛。
严野客转发时照旧什么文字都没配,但黎白榆点开链接,就一眼看到了他。
链接内是这场越野锦标赛赛的相关宣传,虽然是欧洲的比赛,但估计车手和观众有不少华人,所以这条中文资讯的阅读量很高。
页面稍往下拉,就能看到一张非常显眼的赛事照片。
图中的主角,正是严野客。
黎白榆有些意外,没想到alpha还会骑机车,去参加越野赛。
这些天的相处,他本以为对方是非常严肃周谨的那种学霸或精英人士。
照片中,穿着修身赛车服的严野客却与平时印象有些不同。他单手拎着头盔,平日里惯用的细丝眼镜摘了,换了一副黑银色的薄片护目镜。
那张照片并不是特意的精修,只是现场的一张随手拍,但即使如此,依然没能掩住alpha扑面而来的酷飒俊帅。
alpha另一只手控握着的,正是自己身下骑跨着的赤红机车。
悍然狂野的重型机车和人相比,更显出男人身形修长,挺拔高卓。
黎白榆不由看了一眼自己手边,丁点液体没被撒出来的水杯。
能驾驭那种巨器的男人,力量确实会十足的强悍精准。
怪不得会觉得严野客腿长。
黎白榆想。
骑摩托要是腿不够长,估计下车时脚都够不到地上。
那腿短的人要怎么下车?
习惯性的,黎白榆的思维又忍不住发散了一点。
是不是需要自备踏板?
照片下面还有文字注解,黎白榆看到,标注中对严野客的称呼是“严队”。
显然,alpha正是一支机车车队的队长。
但其实即使没看到这段文字,这件事也很容易能猜出来。
非常明显——并不是因为严野客身上有什么专业标识或者特殊袖标。
而是他本人的气场。
照片里还拍到了不少其他的车手,构图也不算是多么专业与精心,因为色彩过多,画面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杂乱。
但无可置疑,人群之中,严野客正是那个绝对的视觉中心,众星拱月的决策者。
一眼可见的定海神针。
黎白榆还发觉,照片中的诸多车手尚且未带头盔,他们的发色和皮肤油彩都非常晃眼,堪称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唯独严野客仍是一贯的黑发黑镜片,肃色沉郁,神情严冷。
即使在如此野性无羁的越野户外,alpha依然是出挑显眼的冷静持重。
想到这些天严野客的举止反应,黎白榆只觉对方的确性情淡泊。
感觉情绪非常稳定。
好像什么都不可能会让他波澜浮跃。
这是学金融的好手啊。
黎白榆想,alpha这性格,学业成绩肯定很不错。
一向学霸思维的黎白榆看完链接,获取完应有的信息,就关掉了微信。
他又去看了一眼pad里的外网软件和校内邮件。
黎白榆之前有两张电话卡,国内和北美各一张,幸好他北美的电话卡就插在平板里,没有丢。
不然现在他人在国内,都不好补办。
用平板顺利登陆了外网平台,黎白榆就发现,自己回国之前对这部分也有处理交代。
他的邮箱设置了自动回复,teams也同步挂出了外出状态,标明了假期结束后会尽快回复。
因为知道他在休假,各个平台发来的新信息也不多。
虽然之前已经按自己性格推测出会有这些准备,不过亲眼看到没问题,黎白榆还是小松了口气。
在感受到安心的同时,黎白榆也感知到了四肢翻涌上来的疲惫感。
平板比手机份量更重,他的右臂又有些隐隐作痛。
看来身体状况还是有一点虚。黎白榆将平板放好,肩背微松,转头望向了窗外。
落地窗外日光尚好,绿意正浓,房前的庭院如此幽静。
黎白榆轻轻后靠,身体被腰枕稳稳托住,望向窗外的视线微微放空。
在一片安然宁静的景色之中,美丽的青年慵懒地晒着窗外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地心想。
这庭院的外墙……好像还挺高的。
踏板都不行。
估计得撑杆跳,才能有机会尝试去翻?
*
黎白榆在窗边晒太阳,晒得都快睡着了。
直到身后传来了声响,严野客在叫他吃饭。
“来了。”
青年应了声。
歇过这一会儿,他也没再继续用轮椅。黎白榆撑着扶手起身,颀瘦身形站直,朝餐厅的方向走去。
严野客就在桌边,餐点和碗筷都已经摆好了。
黎白榆看见,餐桌上有一盅粥,还有一叠清淡的绿色小菜。
此外再没了其他东西,大概这就是午餐的全部。
椅子已经被拉开,黎白榆道了声谢,却不是很有胃口。
看着眼前的这盅白色糊糊,beta不禁开始微微发愣。
黎白榆总觉得自己之前喝过很多次这种白色糊状物,可能是燕麦、粥羮或者代餐冲剂一类的东西。
哪怕他现在失忆了,记忆不甚清晰,但还记得这些糊糊口感平平。
只是饱腹而已。
而且现在,黎白榆还是有点想喝冰的。
想缓解下喉咙的干疼微涩。
刚才的水,他也是放凉后才喝了一点。
犹豫了一下,黎白榆还是开口道。
“辛苦了,我喝补剂就好……”
其实beta根本都没想到今天午餐会吃饭,他原本以为会和出院前一样,三餐都喝医院开的营养补剂。
虽然味道不能算好喝,但好歹可以凉一点。
而面前的粥盅非常厚实,看着就是汤粥热烫的那种。
“问过医生,”严野客道,“出院后,补剂改成隔日喝。”
盛好的白粥小碗已经被alpha递了过来,黎白榆又低低道了声谢。
他不想辜负对方的好意,终是不好再推脱。
汤匙慢慢地舀了一点白粥,黎白榆低着头,谨慎地先用唇瓣去碰。
他怕烫,并没有立刻全送入口中。
但下一秒,beta却长睫微动,倏然睁大了眼睛。
?
不烫。
不仅完全不烫,还出乎意料地好喝。
味蕾触及温粥,黎白榆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跟自己身体记忆里的冲剂糊糊完全不一样,是一种香浓咸鲜的粘糯。
熬到软烂的粥米入口即融,这不是那种稀汤沥水、还能看的到一颗颗整个米粒的水粥。
而是彻底煲到了火候的绵密黏柔。
粥的味道也并不寡淡,带一点不浓不重的咸鲜口。
恰到好处的鲜味唤醒了没精打采的恹恹食欲,胃口被打开的同时,从喉咙到胃部都跟着产生了一种惬意的舒适。
“这是什么粥?”
黎白榆忍不住问。
白粥被翻舀开,他这时才注意到这并不是素粥。
莹润雪白的粥米之下,还有一点细碎的肉末,白胖的花生,以及一些认不出种类的细长条带。
严野客道:“发菜瘦肉花生粥。”
原来那种深色条带是发菜。
黎白榆恍然,还没忘记又喝一口。
他低着头,但是感觉到自己脸上应该有宽面条泪在流。
好好喝啊。
惊为天粥。
喝得太专心,直到另一碟青绿的小菜被向黎白榆眼前推了推,他才想起来要配粥吃。
那碟青菜是一种绿叶菜,看起来有点像菜心的嫩尖,但又比常见的菜心更细嫩。
黎白榆没能认出它的准确物种,挟了一小筷,只觉得比想象中还要鲜香爽口。
小菜上明显有香油的馥郁香气,看做法也像是凉拌的。
只是它并不像常见的配菜那样冰凉,反而还带着一点温度。
——就好像它不是提前备好的预制品,而是现做的一样。
不过现在黎白榆被粥的美味所惊艳,已经完全不介意温度够不够冰了。
温热的香粥配着脆嫩的青菜,直接让黎白榆吃出了满足的幸福感。
留学生回家的快乐,此时被如此真实地具象化了。
喝完一碗,没用帮忙,黎白榆就主动地又盛了一回。
虽然习惯使然,青年的面容依旧清雅淡薄。
但他的情绪已经从动作间浅浅流露了出来。
beta并不知道此时的自己有多么悦目。他的含情注视,衬得此时掌间最素净的白瓷碗都像是什么奢贵的艺术品。
低头专注喝的时候,他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一猛子扎进牛奶碗里的雪团子幼猫。
黎白榆继续边喝边在想象中流快乐的眼泪,直到他听见对面的alpha说。
“别喝太多。”
“唔。”
黎白榆也意识到一个人把粥都喝完不礼貌,喝完第二碗,他就停下了。
只不过青年难免还有些恋恋不舍,连碗底的薄薄粥汤都被他给舀干净了。
黎白榆还朝桌上看了一眼,最开始他原本觉得那个粥盅好大。
现在反而觉得尺寸小了点,有些难以满足。
吃完这顿午餐,原本沙痛的喉咙被润泽,连被烘暖的胃腹也跟着舒服了许多。
黎白榆这时才后知后觉,之前自己身体无力不舒服,大约也有一部分症状是胃在难受。
他很自觉地负责了餐后工作,把碗筷都收起来洗了。
不过其实也没用上黎白榆洗,因为他刚把东西搬到厨房,严野客就跟了过来。
黎白榆刚要说“我来就好”,神色漠淡的alpha就直接拉开了柜中的洗碗机。
洗碗机真的非常好用,就连厚重的汤盅都能一起洗净。
没怎么费力地收拾完餐厅,因为饭后晕碳,黎白榆就回客卧休息了一会儿。
睡醒睁眼,还没彻底清醒的beta习惯性地伸手去按自己的胃,按了一会才有点发懵。
?
为什么要揉胃?
黎白榆对自己的下意识举动有点疑惑,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胃并没有不适的症状。
是不是……自己之前吃完东西会容易不舒服?
黎白榆隐约回忆起了一点苗头,他又拿微信去搜了搜联系人里的中餐厅。
留学时吃饭,肯定没有在国内吃的方便,但北美应该也有不少中餐馆。
何况斯坦福大学还位于国人数量颇多的旧金山。
黎白榆一搜,发现自己果然加过一些中餐店,平板里也留有一些订餐的转账记录。
但他每家至多都点过一次,之后就没有后续了。
好像自己肠胃确实有些敏感……
黎白榆思忖着,不由更加好奇。
那自己今天中午吃饭怎么没事?
不仅粥这么好喝,还完全没有不舒服。
不然……去问一下?
被美味所诱,黎白榆起身,准备去找严野客。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问问小菜是哪个牌子的。
不知道对方醒了没有。出门时,黎白榆还放轻了声音。
房间里很安静,此时又正是午后时分,黎白榆原以为alpha还在房间里午休,或是在他自己的书房。
却没想到男人就在客厅,黎白榆一推开门走出去,就撞上了严野客的视线。
男人面前开着一台笔记本,高挺鼻梁上本就薄凉的银丝眼镜微微反射出屏幕的光亮,更显得他眉眼肃淡,神色漠寒。
两人目光相对,许是黎白榆流露出的探寻意味,alpha看着他稍微挑了下眉。
找我?
黎白榆确实是想找他问。
“那个,请问中午的粥是在哪里买的,我可以问下店名吗?”
虽然知道自己回去北美之后大概率很难喝到,但黎白榆还是没能按捺住。
说不定呢。
说不定这家粥铺做得这么好,在北美也开起了分店。又或者是出了什么耐储存的半成品,罐装能过海关,自己就可以提前买了带过去。
怎么不得把行李额都全装满。
但严野客平静看着他,长指在桌上轻点了一下,却说了个完全出乎人意料的答案。
“我做的。”
黎白榆愣了。
……是对方自己煮的?
而那边alpha讲完,又睄了眼电脑,道。
“没和你说。”
黎白榆意外。
在打电话吗?
他这时才注意到严野客耳中确实有一枚黑色的蓝牙耳机,只是对方仅戴了单侧,又是没正对客卧的这边,所以黎白榆才没有在第一时间注意。
黎白榆不由有些歉意,既然alpha在忙,他也不想再打扰对方。
但黎白榆才刚要退开,却又被严野客叫住了。
“晚上想吃什么?”
严野客问他。
alpha解释。
“我在和邻街菜场的摊主通话,他问今天要什么菜,可以帮忙预留。”
黎白榆听得好奇,被吸引了注意力。
“可以任选吗?”
他还心想,原来这位对着菜场的摊主大哥,也这么像大老板吗。
不过黎白榆转念一想。
既然是顾客,好像确实可以算老板。
alpha已经点头:“可以。”
黎白榆认真思索,微微蹙眉。
说到任选,反而一时会有点想不出来。
严野客看了他一眼,又问。
“你有没有印象,之前常吃什么?”
这么一说,黎白榆还真被引导着想起了什么。
beta握指轻敲了下掌心。
“啊,对了。”
严野客望着他,等黎白榆的答案。
甚至包括电话的那边,严野客的特助也在安静屏息,等待回答。
尽管北美的助理组已经收集全了黎白榆的所有私人信息,涵盖吃穿住行、细节习惯,无一缺失。
但这毕竟是黎先生第一次亲口对老板说出自己的喜好。
而这边,黎白榆也的确想起来了一点。
“在学校里,我好像常吃羽衣甘蓝、长杆西蓝苔、孢子甘蓝球,还有西芹这些。”
都是北美超市的常见菜。
严野客淡淡问。
“清炒?”
听起来很健康。
黎白榆却摇头:“不是。”
他老老实实讲:“炒不一定能炒熟,所以我之前会把甘蓝,西蓝花,芹菜萝卜这些统统洗干净,放榨汁机里。”
“——然后日的一声打成糊糊。”
严野客:“……”
特助:“………………”
虽然对通话的实况毫不知情,但beta还是感受到一点有如实质的沉默氛围。
黎白榆抓了抓脸,有点不好意思,却还是很诚实。
“其实不太好喝,可能还不如蔬果粉方便。”
“而且回国了,参考意义不大,”他很诚恳,“不然还是吃绿叶菜吧。”
严野客的表情依然没表露出什么起伏,他对着耳机直接下了决定。
“留两根金银玉米,一斤天绿香。”
通话里,特助反射性地应声答应:“是。”
虽然答复依旧流畅,但特助其实已经开始僵了。
因为他们当初的调查非常全面,针对黎白榆的所有领域,收集了他的全部信息。
甚至包括一些校内的日常问卷、留学生联谊的非正式互.评。
黎白榆实在太过天才耀眼,无论绩点还是令人惊叹的科研成果——这就让调查者很容易对他生出一种基于钦佩的敬服与信任。
所以对他自己亲手填写的内容,也不会产生过多的怀疑。
于是在特助审核上交、亲手呈递给老板过目的整合资料里,就有着这样的一条信息。
在被调查者信息概述的第一页,就这样依据对方自己在日常问卷中所写的答案、明晃晃地标着——
【黎白榆
生活喜好:厨艺。
日常兴趣:厨艺。
自评特长:厨艺。】
……
特助的冷汗唰一下就下来了。
看着视频通话里顶头上司冷漠的脸,虽然老板根本没再看他一眼,但特助还是浑身上下都凉透了。
以老板的过目不忘,和他对那份资料的重视程度——
……
完了。
这回是真完蛋了。
